[实用新型]一种固液分离的气浮槽无效
申请号: | 96230545.6 | 申请日: | 199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6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15 |
发明(设计)人: | 黎志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志钦 |
主分类号: | B01D43/00 | 分类号: | B01D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04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气浮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气浮法处理污水过程中使用的固液分离的气浮槽。
气浮法作为一种固液分离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污泥与水体分离上。但是所用的气浮槽结构简单,性能较差。主要缺陷有二:一是使用释放器把溶气水输放到混合区,释放器的眼孔极容易被污水中的杂质堵塞,影响溶气水和污水充分混合,要把释放器整体移出气浮槽才能疏通,然后再复位,费时费力;二是气浮槽上部刮泥装置是单块刮板进行间歇式作业,刮泥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同,容易干扰清水区。上述两个缺陷都会造成水处理效果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对上述的气浮槽进行改进设计,克服上述两个缺陷,提高气浮槽的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一种固液分离的气浮槽,包括混合区、扩散区、分离区,扩散区上方设有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区的立壁下部安装若干个溶气水输送阀。该刮泥装置可设计成由安装在支架上的链轮、链条和受它们带动的多个刮泥板所组成,刮泥板的刮泥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同时在扩散区与分离区的界面上设置若干条横挡板。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纵向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图。
图4是图3中C-C剖面图。
图1所示的固液分离的气浮槽,污水从入口处依箭头所示路径依次流过混合区5、扩散区8、分离区1、溢水区12和清水区13。在混合区5的立壁2下部安装若干个溶气水输送阀3代替原有技术使用的释放器,该输送阀3可以是球阀、针阀、调节阀和节流阀之中的任何一种,每个输送阀3连接一根导管4穿过立壁2的安装孔14进入混合区5的下部,安装孔14的分布如图2所示。从导管4输入的溶气水和污水充分混合,微气泡吸附着悬浮粒子随水流上升到扩散区B并漂浮着形成污泥层。扩散区8上方设有刮泥装置,由安装在支架9上的链轮6、链条11和受它们带动的多个刮泥板10所组成,刮泥板10的刮泥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如图3所示,气浮槽两侧的立壁2上口沿外侧设有槽边角铁16,和刮泥装置的支架9固定连接,在其内侧设有导轨托架17,链条导轨15坐落在导轨托架17上,链条11在链轮6的驱动下沿着链条导轨15滑动,刮泥板10固定连接在刮泥板安装架18上,该安装架18的两端分别与支架9两侧的链条11连接,并受链条11的带动完成刮泥作业。为减缓扩散区8的污泥向分离区1沉淀,同时也为了减少刮泥对分离区1清水的干扰,在扩散区8与分离区1的界面上设置若干条横挡板7。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采用多个输送阀输入溶气水,每个单体阀及导管内的溶气水的压力相等,其出口处不易受污水堵塞,即使个别出口受堵,也可单个疏通,与原来使用的释放器疏通要简便得多,因而可保证溶气水和污水能充分混合;本实用新型的刮泥装置由链轮、链条带动刮泥板连续作业,配以横挡板,对分离区的清水干扰小,刮泥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刮起的污泥从与清水出口相对的另一端排出,比原有气浮槽的刮泥装置要好得多。以上两个方面的改进均提高了水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志钦,未经黎志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0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