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童车的扶手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30593.6 | 申请日: | 1996-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728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21 |
发明(设计)人: | 宋郑还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孩子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9/00 | 分类号: | B62K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童车 扶手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上的扶手。
现有技术中,作为伞把车的前腿和推手杆是相互铰接的,当需要折叠时,两根杆件的铰接处向后折,使前腿和推手杆最终折叠成基本相互平行的状态。由于侧扶手设置于前腿与推手杆的连接部,故在童车折叠时妨碍前腿或推手杆的运动。目前一般将侧扶手设置成可卸式,在折叠前将侧扶手卸下,这样使得操作者感到很麻烦。还有一种结构是侧扶手与推手杆之间设置成可相对旋转式,在折叠前将侧扶手折叠至与前腿相平行,但是这种结构会导致制造成本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童车展开状态下,侧扶手与地面呈大致平行的稳定状态,而在童车收拢时,侧扶手可以跟随推手杆收拢至推手杆与前腿呈大致相互平行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前腿、与前腿通过枢轴相铰接的推手杆、侧扶手;所述推手杆或前腿的相邻端部向前延伸,所述的前腿与推手杆的相邻端部之间用枢轴铰接;所述侧扶手上开有长腰槽,所述的枢轴向两端延伸穿入侧扶手上的长腰槽内,所述侧扶手的后部分别设有上支撑块、下支撑块,所述上支撑块的前端与推手杆的后部接触,所述下支撑块的前端与前腿的后部接触;推手杆前部的侧扶手上设有前支撑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推手杆与前腿相互折叠时,可推动侧扶手同步折叠;而在童车展开时,推手杆及前腿可带动侧扶手处于大致水平状态,不需要单独操作侧扶手,方便了使用者。
(2).侧扶手与前腿及推手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可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为童车在展开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箭头方向为收拢时侧扶手的折叠转动方向;
附图2为童车部分收拢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状态图;
附图3为童车完全收拢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状态图;
附图4为童车部分展开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箭头方向为展开时侧扶手的展开转动方向。
附图5为童车完全展开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6为童车的立体结构图;其中:
[1].前腿;[2].长腰槽;[3].枢轴;[4].侧扶手;[5].推手杆;[6].上支撑块;[7].下支撑块;[8].前支撑块。
实施例: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前腿[1]、与前腿[1]通过枢轴[3]相铰接的推手杆[5]、侧扶手[4];所述推手杆[5]或前腿[1]的相邻端部向前延伸。可以是附图1所示,前腿[1]的上端部向前延伸,推手杆[5]的下端部向前延伸,然后两根杆件的延伸部相互铰接。也可以前腿[1]的上端部向前延伸,推手杆[5]的下端与前腿[1]的延伸部相互铰接。还可以是推手杆[5]的下端向前延伸,前腿[1]的上端与推手杆[5]的前延伸部相互铰接。其目的是在前腿[1]与推手杆[5]相互折叠后,给侧扶手[4]能留有一个空间,最终折叠后,前腿[1]与推手杆[5]能大致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同时侧扶手[4]位于推手杆[5]和前腿[1]之间。所述的前腿[1]与推手杆[5]的相邻端部之间用枢轴[3]铰接;所述侧扶手[4]上开有水平方向的长腰槽[2],所述的枢轴[3]向两端延伸穿入侧扶手[4]上的长腰槽[2]内,所述的枢轴[3]的两端部设有径向凸起,使童车折叠时,枢轴[3]可以在长腰槽[2]内滑动。所述侧扶手[4]的后部分别设有上支撑块[6]、下支撑块[7],所述上支撑块[6]的前端与推手杆[5]的后部接触,所述下支撑块[7]的前端与前腿[1]的后部接触。在童车展开时,枢轴[3]、上支撑块[6]、下支撑块[7]给侧扶手[4]提供了三个支撑点,使侧扶手[4]能处于稳定的水平方向,并锁定在该方向上。推手杆[5]前部的侧扶手[4]上设有前支撑块[8]。所述的推手杆[5]前部的侧扶手[4]上开有大于推手杆[5]的直径的缺口,所述的前支撑块[8]位于所述的前部缺口边缘。在自附图1至附图2的折叠过程中,由于侧扶手[4]上开有缺口,故推手杆[5]以枢轴[3]为转动点向缺口内移动;当推手杆[5]的前部抵触缺口前端的前支撑块[8]时(前支撑块[8]也可以就是缺口的前边缘),推手杆[5]继续折叠,可带动枢轴[3]沿长腰槽[2]向后滑动,最终如附图3完全折叠。当打开童车时,见附图4,上支撑块[6]推动推手杆[5],使枢轴[3]沿长腰槽[2]向前滑动,下支撑块[7]再推动前腿[1]使枢轴[3]沿长腰槽[2]向前滑动,最终回到附图5所示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孩子集团公司,未经好孩子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0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梅花形冷食杯
- 下一篇:机动车尾部加速指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