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质货物集装箱无效
申请号: | 96231147.2 | 申请日: | 1996-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461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道忠;王辉;张建良;蒋冬根;黄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房士铭 |
地址: | 2131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物 集装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质货物集装箱,尤其是铁路运输10吨重质货物集装箱。
铁路运输集装箱化可以保障货物品质,降低包装运输成本,实现门到门运输。
现有的铁路TBJ10集装箱结构复杂,苯重,如底框是纵梁横梁组合的“井”字形结构,叉车槽在前后端,顶板是平板加拱梁,通风器是焊接结构,每扇门用两根锁杆,四块铰链板联接,这样复杂的结构工艺性差,焊接变形大。正是这种铁路TBJ10集装箱给铁道部造成了亏损:铁道部制定的10吨铁路集装箱标准外形尺寸L×W×H=3070×2500×2650毫米,最大总重量为10000公斤,自重1618公斤,容积16.8M立方米,而我国铁路平板车或货车标准长度为12.5米,每节车皮载重60吨,这样,车皮只能在其上箱门朝前或朝后排列装载4只10吨铁路集装箱,即载重量60吨的车皮只能装载总吨位40吨的4只集装箱,一个车皮亏损吨位20吨。截止1993年底,全国铁路集装箱保有量10吨箱为74725个,1995年前新造10吨箱6.23万个,2000年前需新造10吨箱8.71万个,若以10吨箱20万个计算一次需装载车皮5万辆,车皮的装载能力是300万吨,而实际只能装载200万吨的10吨集装箱,亏损吨位100万吨,大大降低了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
由于受10吨集装箱尺寸的限制,只能在60吨车皮上门朝前和门朝后排列,当列车突然加速或减速,箱内货物因惯性倒向箱门压在箱门上,卸货开门时,货物倒向卸货操作人员,某铁路货站曾因此发生过人身死亡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充分发挥铁路车皮的装载运输能力、确保卸货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结构简单、刚性大、强度高、工艺性好、焊接变形小和便于搬运的重质物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达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由四角的角件连接的、带有前端板的前端框和带有两扇门板的后端框、经角件与前、后端框连接的带有侧壁板的上横梁、顶板、底框、通风器和手柄组成的箱体,箱体的外形尺寸为L=2600~2750毫米,W=2000~2150毫米,H=2600~2750毫米,箱体的前端板、侧壁板、顶板和两扇门板均为波纹板,以增加箱体的刚性和强度。
每扇门板各有一根锁杆和四块铰链板与后端框连接。手柄设在两扇门板的波纹凹槽内以避免碰损,右门板上设有防开板,在不打开右门板时,左门板不能打开。叉车槽设置在底框的左、右侧。底框上设有底横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尺寸L×W×H=2600~2750×2000~2150×2600~2750毫米,在标准长度的铁路平板车或货车上,每节车皮可装运6只10吨重质货物集装箱,其总吨位60.96吨,实现满载运输(见图4)。
2、本实用新型的前端板、侧壁板、顶板和门板均为波纹板,增强了箱体刚性和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每扇门用一根锁杆、四块铰链板连接。右门上设有防开板,比现有技术简单实用。
4、叉车槽设置在底框左、右侧,便于搬运。
5、底框上仅用底横梁,省略了纵梁。结构简单,工艺性好,焊接变形小。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端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车皮上排列示意图。
以下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由四角的角件12连接的,带有前端板1-1的前端框1(见图1和3)和带有门板(5和5-1)的后端框11、经角件12与前、后端框(1和11)连接的、带有侧壁板2的上横梁13、顶板3,底框4、通风器8和手柄10组成的箱体15,箱体15的外形尺寸为L×W×H=2600~2750×2000~2150×2600~2750毫米,箱体15的前端板1-1、侧壁板2、顶板2、顶板3和门板(5和5-1)均为模压波纹板。
每扇门板(5和5-1)各有一根锁杆6和四块铰链板7与后端框11连接(见图1)。手柄10设在门板(5和5-1)的波纹凹槽5-2内,右门板5上设有防开板9(见图1)。底框上设有底横梁17(见图2)。
在车皮上装载本实用新型时,按图4所示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1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头式电动窗帘器
- 下一篇:单相异步电动机无触点起动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