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粉碎掩埋联合作业机无效
申请号: | 96231296.7 | 申请日: | 1996-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453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2 |
发明(设计)人: | 桑正中;毛罕平;乔富舜;陈翠英;卞光宏;卞保松;王新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大学;连云港市旋耕机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A01B4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焕元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粉碎 掩埋 联合 作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主要用于玉米秸秆田间直接粉碎并同时掩埋。
近年来相继出现一些复式作业秸秆还田机,如实用新型专利:88214950.4和89217085.9两件专利,提出了一种具有秸秆粉碎和根茬破除的机具,其主要结构为秸秆粉碎刀辊在前,根茬破除在后,粉碎刀辊逆转,除茬刀辊正转,除茬刀辊入土,工作深度仅4~8厘米。其主要缺点是粉碎、破茬、掩埋、覆盖不能一次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秸秆粉碎、破茬、掩埋一次完成的秸秆还田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它由传动轴1,罩壳2,中间传动箱3,侧边传动箱4,栅栏5,旋耕刀辊6,开道犁7,粉碎刀辊8,分禾器9等组成。机具悬挂于拖拉机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输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1输入中间传动箱3,中间传动箱又将动力分成二路,一路减速后输给侧边传动箱4,由侧边传动箱再次减速后输给旋耕刀辊。另一路增速后输给粉碎刀辊8。传动轴1向下倾斜并穿过粉碎刀辊8,在传动轴1穿过的位置没有安装甩刀,用分禾器9将喂入的秸秆向两边分开,粉碎刀辊8作逆转,将秸秆粉碎后,顺着罩壳2向后抛到旋耕刀辊6前方,旋耕刀辊亦逆转,且刀辊轴心低于地表使被切的土块在离开地表的瞬间有一个向后上方的初速度,土块、秸秆和根茬顺着罩壳向后方抛去。当混合的土块秸秆根茬运动到栅栏处时,秸秆、根茬及土块被栅栏挡住并沿其内侧滑落,小土块穿过栅栏抛出、覆盖在秸秆上。为了能使旋耕刀辊潜土作业,用开道犁耕翻侧边传动箱前方的土壤使箱体下沉,刀辊轴心位于地表之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图
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细节。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传动轴1、罩壳2、中间传动箱3,侧边传动箱4,栅栏5,旋耕刀辊6,开道犁7,粉碎刀辊8,分禾器9等部件组成。
传动轴1由前后二个轴承支撑。中间传动箱3内安装二对锥齿轮,锥齿轮10和11啮合,动力由第二轴15通过皮带传给粉碎刀辊8。锥齿轮12与13啮合,动力通过第三轴14与侧边传动箱4连接,侧边传动箱4内安装三个直齿轮将动力传给旋耕刀辊6,粉碎刀辊与旋耕刀辊6的上方安装罩壳2,两刀辊通过轴承固定在侧壁16上,罩壳2后方装栅栏5,分禾器9安装在罩壳2的前方中间位置。中间传动箱3后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横梁上,通过传动轴1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联接,传动轴1向下倾斜,倾斜度4~15°,并穿过粉碎刀辊8,在传动轴1穿过的位置没有安装粉碎刀,用分禾器9将喂入的秸秆向两边分开,旋耕刀辊6在粉碎刀辊8的后下方,开道犁7的设计耕深α比侧边传动箱4的箱底至旋耕刀辊6的中心距离γ大10mm以上,以实现旋耕刀辊的轴心位于地表以下。开道犁7安装于侧边传动箱4的前方,其铧刃线低于箱底部5mm,通过图2描述的传动方式,保证了粉碎刀辊8和旋耕刀辊6的逆转。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由于粉碎、破茬、掩埋一次作业完成,减少了拖拉机的作业次数,从而减少了土壤的压实、降低作业成本;(2)1台机具代替2台或3台机具作业,降低机具总投入成本;(3)由于秸秆粉碎的同时直接耕翻入土,在旱作地区鲜秸秆水份不蒸发,埋入土后能快速腐烂,在水田地区能抢农时,抢季节,提高后作的产量;(4)采用潜土逆转掩埋工作部件,耕深可达12~20cm,秸秆掩埋性能好,功耗低;(5)中间传动箱后置可以缩短传动路线使机具结构紧凑;(6)中间传动轴向下倾斜了一个角度,缩短了侧边齿轮箱的中心距,可以降低重量、节约制造成本。
江苏省农机鉴定站于94年对该实用新型进行了作业性能检测。检测结果:玉米秸秆粉碎率(长度<100mm)为96.2%,覆盖率97.7%,根茬破碎率8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大学;连云港市旋耕机制造厂,未经江苏理工大学;连云港市旋耕机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1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