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量可控电脑选台器无效
申请号: | 96231940.6 | 申请日: | 1996-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690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迪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50 | 分类号: | H04N5/5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量 可控 电脑 选台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电视机相配接的电脑选台器,特别是一种音量可控的电脑选台器。
目前随着有线电视的发展,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不少节目内容已转至增补频道上,这对许多老式电视机来说就无法收到,必须借助于电脑选台器才能收到。现有的带音量控制的电脑选台器由高频头、微处理器、解调器、音量控制电路和调制器组成,高频头接收由有线电视台送出的有线电视信号,变成中频信号进解调器,解调器将该中频信号分成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其音频信号送人音量控制电路,该电路的信号输出大小由微处理器通过数模转换器变换后的模拟电压信号来控制,最后解调器的视频信号和控制后的音频信号一同经调制器转变为射频信号送入电视机,从而实现选台和音控的功能。但这种选台器的音控部分,由于需加入解调器,音频控制电路和调制器则成本大大增加,同时容易引起信号干扰,影响收视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收视质量好的音量可控电脑选台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音量可控电脑选台器,它包括有高频头G、微处理器CPU,其中CPU的数据输出接高频头G的数据输入,CPU的输入端接有红外接收头H,有线电视台的射频信号RFin接高频头G的信号输入,高频头G输出的经过变换的射频信号RFout接用户电视机的信号输入,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CPU的数据输出端RXD和时钟输出端TXD分别与数模转换器D/A的数据输入端A(B)和时钟输入端CLK连接,D/A的至少两个的输出端Q接电压式匹配网络的对应输入端,电压式匹配网络的输出接用户电视机的音量控制电位器R的中心抽头。
本实用新型的选台器省去了解调电路、音量控制电路和调制电路,使线路大大简化,结构更加简单,成本大大降低,而且由于省去了上述高频电路,则解决了易引起信号干扰的问题,保证了收视质量。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将音量控制输出线接至用户电视机的音量控制电位器的中心抽头上即可,这样就可通过本选台器的遥控器来方便地调节控制用户电视机的音量,同时保留了用户电视机音量控制电位器的调节功能,使用非常灵活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数模转换器D/A的输出端Q的个数可在2-7范围内选择,最好为6个输出端Q1-Q6。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式匹配网络可采用门电路及其电阻或晶体管及其电阻组成的支路构成,其支路数与数模转换器D/A的输出端Q的个数相同。上述电压式匹配网络最好采用6个开路门反相器F1-F6及其各自的电阻R1-R6串接组成,各反相器F1-F6的输入与数模转换器D/A的6个输出端Q1-Q6对应相连,匹配网络的输出从6个电阻R1-R6的共同连接端引出接用户电视机中音量控制电位器R的中心抽头。本实用新型在微处理器CPU和数模转换器D/A之间应接有由光耦Y1、Y2组成的光电隔离器,以起安全保护作用,即CPU的数据输出端RXD和时钟输出端TXD分别接光耦Y1、Y2的输入端,Y1、Y2的输出分别接数模转换器D/A的对应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有线电视台的射频信号RFin接高频头G的信号输入,本实用新型的匹配网络输出端和地线分别与用户电视机中音量控制电位器R的中心抽头和地线相连,则微处理器CPU(型号可为80C51)在软件控制下将送入高频头G的RFin信号进行变换,变成输出频道为固定频道的射频输出信号RFont,供用户电视机接收,该RFont信号中包括了用户所要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此时,用户电视机的音频信号就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遥控器来控制。其控制过程是,当遥控器上的音量控制信号通过红外接收头H输入到微处理器CPU时,CPU的数据输出端RXD和时钟输出端TXD就分别输出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经光耦Y1、Y2(型号可为6N136)隔离后送到数模转换器D/A(型号可为74LS164)的数据输入端A(B)和时钟输入端CLK,D/A的各输出端Q1-Q6通过各自对应的开路门反相器F1-F6及其串接的电阻R1-R6所组成的匹配网络匹配,则匹配网络的输出端就相当于一个受遥控器控制的可变电阻,该匹配网络工作时实质上就是不断调整电阻R1-R6的通断,相当于调节一个可变电阻,使匹配网络的输出直接控制用户电视机的音量控制电位器R,完成随时随意调节音量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迪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迪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1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