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进液导流通道的多用降膜式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6232118.4 | 申请日: | 199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930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石墨设备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南通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进液 导流 通道 多用 降膜式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管式降膜式设备。
现有的降膜式设备,在换热段的顶端对应于每根换热管各自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溢流管。其进液一般安排由上述溢流管群的四周向中心流布,通常按等边三角形排列的溢流管之间的间隙较小。由于进液流经溢流管间曲折的间隙通道阻力的影响,对已调试到同一水平位置的溢流管群来说,中心部位溢流管的溢流量显然会小于四周部分的溢流管。特别是在溢流管群直径较大时,这种影响十分明显,严重时甚至可导致中心部分缺乏进液溢流而形成“干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液可迅速接近溢流管群中心部位、均匀分配到各溢流管、避免“干管”现象的有进液导流通道的多用降膜式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有进液导流通道的多用降膜式设备,包括换热段,换热段上部与上封头连接,换热段下部与下封头连接,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换热段中换热管和溢流管群中具有星形导流通道。
星形导流通道是均布的四个或六、八、十、十二个通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进液(吸收液或稀溶液)进入溢流管群时,能迅速地接近溢流管群的中心部位,使进液很方便地均匀分配到各溢流管和换热管中,避免出现“干管”现象。这样就不但提高了吸收或蒸发效率,而且在作降膜式吸收器时,可避免因“干管”导致的被吸收气体“跑空”以致尾气超标;在作降膜蒸发器时可避免或减缓因“干管”导致的管内物料加速结晶结垢的后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图2是图1中溢流管及换热管在管板上排列方式剖视图。
一种有进液导流通道多用的降膜式设备,包括换热段,换热段包括浮动管板2、固定管板6、换热管3、溢流管7、折流板4、外壳5的常规结构,换热段上部与上封头9连接,上封头9上盖防爆盖板10,上封头9中还装有稳压环8,换热段下部连接下封头1。换热段中换热管群和溢流管群的排列剖视是星状,即具有星形导流通道11导流通道11,具有六条或者四条、八条、十条、十二条等。本设备既可用作降膜式吸收器,又可用作降膜蒸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石墨设备设计研究所,未经南通石墨设备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21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压式妇女卫生冲洗器
- 下一篇:软面嵌接式金属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