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尿袋无效
申请号: | 96232252.0 | 申请日: | 199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558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1 |
发明(设计)人: | 沈中兰;成干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中兰;成干生 |
主分类号: | A61F5/44 | 分类号: | A61F5/44;A61M2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001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上应用的与导尿管连接的尿袋。
目前,临床上多使用一次性尿袋为需导尿的病人接尿和记录尿量。这种一次性尿袋具有密封的塑料袋体,袋体一端与引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排液管连通,引流管通过前端引流端与插入尿道及膀胱的导尿管密封连接,排液管口拧有帽盖,打开帽盖可以将袋内积存的尿液排出。这种尿袋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的病人不太适用。因他们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有时需要进行膀胱冲洗术。膀胱冲洗术的准备工作十分繁琐,须先将尿袋引流端从导尿管上拔开,再将冲洗管与导尿管连接,这时尿袋引流端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污染,冲洗管与导尿管连接时,若无菌操作不严格,易发生医源性感染。冲洗完还需要拔开冲洗管,重新接上引流管,使冲洗液流入尿袋,操作复杂。为了防止长期留置导尿的病人形成挛缩性膀胱,还需要进行间歇性引流夹管术。现行临床上常用血管钳、动脉夹定时夹住引流管,或者将尿袋的引流管间断反折,反折处缠以胶布,达到间歇性引流的目的。这种夹管方法不利于物品管理,操作繁琐,易损坏引流管。
据申请人所知,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输液器,其输液管上套有一种斜面调节开关,其开关旋钮可在斜面上移动,给输液管壁以不同的压力,控制滴速。但是至今并未有人将这种调节开关用于尿袋夹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长期留置导尿病人提供一种无菌操作、使用方便的多功能尿袋。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尿袋的组成包括密封塑料袋体、引流管、排液管、排液管帽盖,其特征是尿袋引流管前部具有连通的侧管及侧管帽盖,侧管口与侧管帽盖紧密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是尿袋引流管上套有输液管用斜面调节开关。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尿袋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尿袋的组成包括密封的塑料袋体6、引流管5、排液管7、排液管帽盖8,引流管的引流端1与插入尿道的导尿管(图中未画出)密封连接,引流管5上套有输液管用斜面调节开关4,引流管5前部具有连通的侧管2及其侧管帽盖3,侧管口与侧管帽盖3紧密配合连接。需膀胱冲洗时,只要先通过调节开关4将引流管5关闭,打开侧管帽盖3,将冲洗管(图中未画出)与侧管2紧密配合连接,即可施行膀胱冲洗术。由于侧管帽盖体积很小,可将其暂时置于无菌的塑料袋内。冲洗管内的冲洗液由侧管2经引流管的引流端1进入导尿管,直达膀胱。冲洗后,通过调节开关4打开引流管5,冲洗液又经导尿管、引流管流入尿袋体6。在不需要冲洗时,将冲洗管从侧管2上拔开,盖好侧管帽盖,打开引流管,恢复导尿状态。
本实用新型利于严格实行无菌操作,避免了因反复拔接尿袋引流端而产生的感染,简化膀胱冲洗术的准备工作和操作过程。应用斜面调节开关有效地配合膀胱冲洗术,快速开、关引流管,使用方便,不损伤引流管。使用斜面调节开关,还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间歇性关闭引流管,使尿液贮存在膀胱内,锻炼膀胱的机能,防止形成挛缩性膀胱。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作其他体液的引流袋,例如腹腔手术后作为腹腔引流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中兰;成干生,未经沈中兰;成干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2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