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纹钢套筒冷挤压机无效
申请号: | 96232493.0 | 申请日: | 1996-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635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崇沪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崇沪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F15/0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钢 套筒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螺纹钢套筒冷挤压机,属于建筑机械,特别是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螺纹钢连接。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螺纹钢连接,均采用焊接连接和绑扎连接,上述连接方式分别存在如下问题:
一、电焊连接
1、螺纹钢经电焊高温绕灼后,其烧灼部位会产生焊接应力,钢材内部晶粒结构变粗,材质变硬,从而大大降低了螺纹的机械程度。
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89)规定,螺纹钢电焊连接,需重迭其直径10倍的长度进行焊接,于是每个接头便有10倍直径长度的钢材被浪费。
3、电焊连接工作效率低,每焊一个接头约需10分钟,工人劳动强度大。
二、绑扎连接
1、由于采用铁丝作绑扎连接,因而难以保证螺纹钢的接头连接强度。
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89)规定,需重迭螺纹钢直径35倍的长度进行绑扎,这样,每个绑扎接头就有其直径35倍长度钢材被浪费,从而大大增加了钢材的耗量和基建成本。
3、由于需绑扎35倍的直径长度,每绑一个接头需耗时10分钟左右,因而工效低下。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无需焊接或绑扎便能使螺纹钢的接头处进行连接的、连接强度高的、能节省钢材、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螺纹钢套筒冷挤压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螺纹钢套筒冷挤压机,它包括一个控制机构和一个液压机构以及一个增设的与液压机构连接的由模架36、活动模13、固定模14、扶手装置所组成的挤压机构,模架36与液压机构固定,活动模13由其模柄20与液压机构的伸缩运动部件固定,其模身与模架36接触,固定模14设置在模架36上,与活动模13相配,扶手装置固定在液压机构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机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模13与固定模14相配合的实施例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模13与固定模14相配合的另一实施例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机构包括带有一空腔的主体1、前体11、密封圈25、前隔离座8、密封圈9、31、活塞6、密封圈29、5、后隔离座3、底部螺塞2、前、后油腔26、27、卸、升压油管33、34,前体11的一端固定于主体1内,另一端连接挤压机构的模架36,密封圈25设在前体11内壁上,前隔离座8固定在主体1内,与前体11接触,密封圈9、31分别设在其内、外壁上,活塞6设在主体1内,其一端置于前体11和前隔离座8上,与设置于前隔离座8和前体11上的密封圈9、25接触,另一端套置密封圈29,密封圈5固定在后隔离座3上,后隔离座3设置在主体1内,与底部塞2接触,底部螺塞2固定在主体1上,前、后油腔26、27分别由密封圈9、31与密封圈29和密封圈29与密封圈5所封隔而构成的空间内,卸、升压油管33、34一端分别设置在主体1上,各自与前、后油腔26、27相通,另一端与控制机构连接。在设置密封圈5、29、9、31、25时先分别加挡圈4、28、10、32、24。前体11的一端与主体1为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挤压机构的模架36连接。前体11、前隔离座8上的活塞通孔的大小与活塞6相配,当活塞6插入活塞孔后,分别由密封圈25、9将活塞6与其密封。底部螺塞2与主体1为螺纹连接。卸、升压油管33、34的一端分别通过卸、升压油管接头7、30与主体1连接,并分别与前、后油腔26、27相通,另一端与动力控制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扶手装置包括手把35、扶手环16,手把35固定在扶手环16上,扶手环16固定在液压机构的主体1的前端。扶手环16与主体1的固定是通过螺钉19、垫圈18、螺母17来实现的。当要使手把35的位置改变时,只要旋松螺母17,人为地使扶手环16的位置改变一定角度,再旋紧螺母17,从而实现手把35的位置的变动。以利本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抓拿。
本实用新型的一对模架36呈“”形,每个模架有一对对称的模臂21,其上开设有模臂槽22。活动模13、固定模14的两端按置在模臂槽22中。当液压机构的伸缩运动部件——活塞6运动时,便使通过紧固螺钉12与其固定的活动模13沿模臂槽22活动,并在固定模14的配合下挤压套接于螺纹钢37的接头处的并位于活动模13和固定模14之间的套管23,使套管23挤压成一环形凹槽,使套管23与螺纹钢37紧密挤合于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崇沪,未经赵崇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2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