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高胡无效
申请号: | 96232521.X | 申请日: | 1996-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809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赵砚臣;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泽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亚石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高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膜面共鸣箱(筒)类民族拉弦乐器。
民族拉弦乐器的构成,主要由琴筒、琴杆、琴轴、千斤、琴弦、琴弓、琴马与振动皮面所构成,每件乐器的音质、音色、音量、音域是与各组成部分有关,但起决定因素的是琴筒与琴筒上的皮面。
民族拉弦乐器其振动膜面所用材料,可分为皮面与木面两类。皮膜类有高胡、二胡、中胡、京胡等,木面类有板胡等。
采用皮面制成的高胡,发音醇厚优美,富有民族特色,但易出现狼音,鼻音严重,音量较小,且高把位衰减严重,在民族乐队中与二胡等乐器的音色亲合性较差。不能很好协调,故在乐队中不宜成群使用,难以发挥高胡拉弦乐应起的作用,故需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保持原乐器形制的前提下,改进了振动皮面,琴筒及外加共鸣罩,则达到了消除狼音、鼻音、改善音质、音色、扩大有效音域,使高音区明亮,并与其它乐器能柔和协调,使整个民乐队更臻于完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在琴筒(1)上的内壁全部粘贴上竹簧片(3),厚度小于1毫米,用胶紧密粘贴,在皮面(2)的外表面上,粘贴上加工好的中心厚,边缘薄的木片(4),木片最厚处为2.5毫米,边缘处减薄至刃口状。在琴筒皮面端面,外加有共鸣罩(5),壁厚约3毫米,并在内侧面粘贴有薄层竹簧,形体是三方密封,上部开口,高度约是皮面(2)高度的3/4,共鸣罩是粘接在琴筒上,共鸣罩的内面与皮面之间距离约10毫米。木片的泡桐木径切开料为好,若选用河南兰考生长之泡桐,取其纹理顺直,无节、色白、年轮宽的板村来制作,则效果尤佳。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改进部份的结构图。
将这种原理方法应用到各种振动皮膜面的乐器,都具有明显效果。
由于皮面粘贴木片后产生应力,增加了抗压强度,可延长皮面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易、投资极少,易于推广,无论新制琴或旧琴改造都有显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泽,未经陈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25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麦克风架升降装置
- 下一篇:自诊断多功能配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