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头调速电容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6232709.3 | 申请日: | 1996-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683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珊玉 |
主分类号: | H02K17/06 | 分类号: | H02K17/06;H02K17/0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5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头 调速 电容 电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采用抽头调速的电容异步电动机。
在电容异步电动机中,采用改变电机中的绕组联线,以降低电机中的电压而实现调速的抽头调速方式,是各种调速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例如,采用单排触点开关进行调速就是其中最经济和常用的一种。在这些电动机中,按目前习惯的L型连线抽头调速的一类中,有在副相绕组抽头调速和在主相绕组抽头调速之分,前者的低速档启动力矩小,耗电量大,且对功率较大的电机其低速档的温升高于高速档的温升;后者电容器上的电压高,易导致电机匝间击穿的事故。在另一类T型连线抽头调速方式中,又可有在主相绕组外抽头和在副相绕组外抽头之分。其不足之处是耗铜量较大,且功率较大的电机在低速档的温升也高于高速档。此外,目前还有一种在L型连线抽头的同时还在主相绕组外引有附加主相绕组的双抽头式调速方式,其虽可增加低速启动力矩,但都增大了电容器的电容量,电机嵌线工艺性差,使成本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抽头形式的调速电容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抽头调速电容电动机同样具有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结构,并且在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的联接处引有一高速抽头端。由副相绕组中引出一调速绕组,其空间位置与主相绕组相同,低速抽头端设置于此调速绕组的末端。
在此结构基础上,在高速抽头端与低速抽头端之间的绕组段内再设有一个或多个中间速度的抽头端,则可成为多速抽头调速式电动机。
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形式抽头调速电容异步电动机的测试结果表明,与目前L型连线的副相绕组抽头调速方式相比,低速档的启动力矩增大,耗电量小,且在较大功率的电机调速中不会出现低速档的温升高于高速档温升的现象。与L型连线的主相绕组抽头调速方式相比,电容器上的电压较低,电机不易出现匝间击穿,可靠性提高。与T型连线的抽头调速方式相比,同样不会出现在较大功率电机调速中低速档温升高于高速档温升现象,且耗铜量较少。与目前的双抽头调速方式相比,电机的电容量较小,价格低,且减少了一组绕组,工艺性好。以下用附图所示的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并非仅限于下例。
图1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的抽头调速结构
如图,在本抽头调速电容电动机中,具有常规形式的主相绕组1和副相绕组3及必要的电容器件,在主、副相绕组连接的部位处引有一高速抽头端2。由副相绕组3中引出一空间位置与主相绕组1相同的调速绕组4,其末端设有低速抽头端5。该高速抽头端2和低速抽头端5可分别与联接于电源输入侧的常规调速选择机构6作电接触配合。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在高速抽头端2和低速抽头端5之间的绕组段内再引出一个或若干个中间速度抽头端,成为多速抽头调速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珊玉,未经张珊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2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生离藤刀
- 下一篇:高效高可靠应急日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