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源总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6232990.8 | 申请日: | 199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655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孟严 |
主分类号: | H01H51/06 | 分类号: | H01H5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纪纲 |
地址: | 630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源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器配件,特别是一种汽车电源总开关。
目前使用的蓄电池电源总开关有机械式和电磁式两种,机械式虽然价格便宜,但存在有连接导线较长、线路损耗大,接触点压降大、易造成低温起动困难等不足,而一般的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的中心支架为铜件弓形结构,常因加工变形大,给装配调试带来困难,使生产效率低,质量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结构较简单、易制造、安装使用方便,质量较好的电磁式汽车电源总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汽车电源总开关,包括有底座、外壳、线圈和轴芯,其主要特征是:在外壳底部的线圈包括有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吸拉线圈由常闭触头与电源连接,在轴芯上、下套有压紧弹簧和回位弹簧,在压紧弹簧上方有止动定位轴芯的支架,轴芯上还固有控制常闭触头通断的拨块和动触点,在外壳内动触点对应位置固有两块与电源负极接通的静触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较简单、另部件较少、易制造,电磁控制、安装使用较方便等优点,且使用质量、寿命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
1上盖 2下外壳 3胶木件 4动触点
5绝缘圈 6静触点 7压紧弹簧 8回位弹簧
9常闭触头 10支架 11拨块 12轴芯13磁轭板 14绝缘板 15吸拉线圈 16保持线圈17下磁极 18底座 19控制接线头 20电极条出线端 21密封圈 22导向孔 23导向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底座18、外壳、线圈和轴芯,其特征是:在外壳底部的线圈包括有吸拉线圈15和保险线圈16,吸拉线圈由常闭触头9与电源连接,在轴芯上、下分别套有压紧弹簧7和回位弹簧8,在压紧弹簧上方有止动定位轴芯的平衡支架10,轴芯上还固有控制常闭触头通断的拨块11和动触点4,在外壳内动触点对应位置固有两块与电源负极接通的静触点6;为了安装调试更方,克服弓形支架带来的弊病,支架10可由与胶木件3注塑一体的支柱和铜块构成;为了使用稳定、可靠,在铜块上有一导向孔22与拨块上的导向片23相配合,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当控制开关K闭合后,电源正极经控制接线头19到吸拉线圈15,使常闭触点9闭合,此时吸拉线圈通电产生较强磁力,磁化轴芯12下磁极磁化17,相互吸引,轴芯克服回位弹簧8拉力而下移。由于动触点4、切换拨块11,压力弹簧7固定在轴心上,轴心受磁力下移时,以上件同时向下移动。当动触点与电极条静触点接触的同时,拨块11切换常闭触点9而断开,此时轴心与下磁极之间间距缩小,相应需用磁力减少,电源正极通过保持线圈16到常闭触点上片,因上片由罗钉接地,所以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继续将轴心往下拉与下磁极接触,同时克服压紧弹簧压力,而使动触点有2N以上的压力而接触动触点,此时接通全部用电设备回路。
当电源下降到5V以下时由于磁力的减小,回位弹簧和压紧弹簧的力大于磁力时,电源总开关会自动切断总电源,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同时也不能再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孟严,未经吴孟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2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