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螺旋槽的片状合金镶片钻头无效
申请号: | 96233178.3 | 申请日: | 199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705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岗;唐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岗;唐晓林 |
主分类号: | B23P15/32 | 分类号: | B23P15/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技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建平 |
地址: | 61001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片状 合金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金属材料上机械冷作加工圆孔的钻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一般钢材钻身顶端固定合金刀片构成的合金镶片钻头。
现有技术的合金镶片钻头都是由工具钢、高碳钢等普通钢材制作的钻身和固定在钻身顶端作为切削体的合金刀片构成,钻身上设制有凹弧形的螺旋式排屑槽,模压成型的合金刀片主切削刃的前面为平面,没有设制螺旋式排屑槽,即主切削刃和周刃的切削前角都为零度,周刃为直线刃。现有技术的合金镶片钻头,可用于加工传统高速钢麻花钻难以加工的铸件、淬火钢等高硬度材质工件,为在高硬度的金属材质上加工机械孔提供了一种新的钻头。但这种结构的钻头,由于其作为切削体的合金刀片主切削刃和周刃的切削前角为零度,切削刃不够锋利,切削阻力大,因此切削效率不高。另外,由于主切削刃的前面为平面,没有设制排屑槽,切屑排出不畅,加工中产生的切削热不能及时地随切屑排出被带走,恶化了加工条件,防碍了加工效率的提高,降低了钻头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向人们提供一种通过改善切屑排出条件和改进钻头主切削刃的切削几何参数,以达到提高钻头切削效率和使用寿命的片状合金镶片钻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片状合金镶片钻头由作为钻头基体的钻身和作为钻头切削体的合金刀片构成,钻身上设制有螺旋排屑槽,模制成型的合金刀片主切削刃前面也设置制有螺旋排屑槽,并使其主切削刃的切削前角为正前角,周刃为螺旋弧线性形周刃,合金刀片固置在钻身的顶端。为了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可将合金刀片主切削刃前面的螺旋排屑槽设计成断面形状为凹弧形,最好与钻身上的螺旋排属槽的形状一致;合金刀片固置在钻身上,且使合金刀片上的螺旋排屑槽、周刃与钻身上的螺旋排屑槽、周刃对应衔接;合金刀片的背面可设计成平面或凸弧面。
本实用实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优点在于:由于作为钻头切削体的合金刀片主切削刃前面设制有与钻身上螺旋排屑槽对应一致的螺旋排屑槽,主切削刃的切削前角为正值,周刃为螺旋弧线形周刃,使得钻头工作时切屑很顺畅地排出,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热大部分能及时地随切屑排出被带走,大大改善了钻头切削部分的工作条件。又由于主切削刃的切削前角为正值,使得磨砺后的主切削刃更为锋利,提高了切削效率,减少了切削热,又改善了切削条件,进而提高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钻头切削端端向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作为钻头切削体的合金刀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着附图说明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钻头由作为钻头基体的钻身1和作为钻头切削体的合金刀片6构成,钻身的材质为45号钢,也可以采用工具钢、高碳钢等高强度的钢材。钻身上加工有对称设置的两根螺旋排屑槽2,螺旋排屑槽的断面为内凹圆弧形,螺旋槽的边缘形成的周刃3为螺旋弧线形周刃。作为钻头切削体的合金刀片6为模压成型,其结构形状为,主切削刃5的前面设制有与钻身上的螺旋排屑槽2对应一致的螺旋排屑槽7,螺旋排屑槽7的边缘形成的周刃4与钻身上的周刃3对应衔接,也为螺旋弧线形周刃。主切削刃的切削前角主要为正值。合金刀片的背面8,即主切削刃的切削前面的背向面,也就是与钻身相固定连结的一面为平面。合金刀片通过嵌插焊接固定在钻身的前端,形成带螺旋槽的片状合金镶片麻花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岗;唐晓林,未经张晓岗;唐晓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31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