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成液体燃料家用炉具无效
申请号: | 96233861.3 | 申请日: | 199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747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18 |
发明(设计)人: | 蔡长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长富 |
主分类号: | F24C5/10 | 分类号: | F24C5/10;F24C5/18 |
代理公司: | 四川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9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液体燃料 家用 炉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具,尤其是使用液体燃料的民用炉具制造领域。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使用液体燃料如轻烃类液体燃料的家用炉具,在鼓泡式燃烧过程中(即将压缩空气通入液体燃料中,以鼓泡的形式将液体燃料带出以供燃烧),都不可避免地遇到残液烧不尽的问题,多数一罐燃料要剩下20%~40%左右残液不能供燃烧。成都航空仪表公司燃气阀厂生产轻烃液体燃料家用炉具配套产品(含炉盘一台、燃料气化罐一台和配方技术)也存在5~15%的残液问题;其次,雾化燃烧式炉具如煤油气化炉,煤油与压缩空气在雾化器中形成雾状燃油后供燃烧,基本解决了残液遗留的问题,但是,由于部分雾状燃油在炉具中重新转变为液体燃油而积聚在燃烧器中,因而,它在使用中明显的不足之处在于:必须预热、结碳严重、甚至由于燃烧器中液体燃油的累积而造成泄漏,因此带来不安全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液体燃料家用炉具,它使用各种合成液体燃料如轻烃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或其混合燃料而不留任何残液;使用中不需预热、不结碳堵塞,排除液体燃料从燃烧器中溢出的不安全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合成液体燃料家用炉具,包括油罐、燃烧器、雾化器、置于燃烧器进口用于控制由雾化器来的雾状燃油流量大小的油量开关,该雾化器设置有两个进口,其中一个接受由气泵经输气管来的压缩空气,另一个接受由气泵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从油罐中经输油管输送来的燃油,该燃烧器下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用于收集燃烧器内的液体燃油的回油管,该回油管经一回油机构与油罐相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燃料在雾化器中经压缩空气混合形成雾状燃油,再供燃烧器燃烧,采用雾化式燃烧适合使用各种液体燃料,同时解决了残液烧不尽的问题;雾状燃油进入燃烧器后,必有部分会还原成液态(还原的多少取决于液体燃料的密度和雾化程度)。燃烧器下部设置回油管经一回油机构与油罐相连通,这样能随时将燃烧器内形成的液体燃油排出并加以收集,因此,在使用中不需预热、不结碳堵塞、燃烧器中没有累积液体燃油,整个燃烧过程(雾化式燃烧有利于燃烧完全)摒除了燃烧器中液体燃油累积而形成的不安全因素。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各部分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是另一个实施例的回油机构的剖面图(集油状态);
图3是另一个实施例的回油机构的剖面图(放油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示出的是双燃烧器(即双火头)炉具各部分连接关系。气泵1(采用交直流两用气泵)产生的≤0.6公斤/cm2(表压)的压缩空气,经气泵出口管8,分别进入输气管9和9a,然后分别进入雾化器2和2a。同时,一部分压缩空气经气泵出口管8,进入输气管10,直接将压力作用在密闭的油罐7中的燃料油14的液面上,受压力作用的燃料油14经插入油罐7底部的输油管11和11a分别进入雾化器2和2a,输油管11和11a上设置有出油开关6和6a,可控制进入雾化器2和2a的燃料油14流量的大小。液态的燃料油14在雾化器2和2a中经压缩空气的混合形成雾状燃油,然后分别经油量开关3和3a进入燃烧器4和4a供燃烧,油量开关3和3a左右旋转,即可控制雾状燃油流量的大小。燃烧器4和4a下部设置有回油管12(在燃烧器4和4a底部位置低处开孔连接回油管12导出燃烧器4和4a内的液体燃油,再经回油机构5加以收集,收集至一定数量即排放至油罐7中),回油管12的位置高于回油机构5,以利液体燃油靠重力回流。回油机构5用于收集回油管12来的液体燃油。回油机构5可采用一容器与回油管12连通以收集液体燃油,然后通过放油管13(放油管13上可设置一阀门)将容器中的液体燃油放回油罐7中(该容器可为敞口容器或者有气孔通大气的封闭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长富,未经蔡长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3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