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简工艺书无效
申请号: | 96234117.7 | 申请日: | 1996-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508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旭 |
主分类号: | B42D1/00 | 分类号: | B42D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简 工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竹简为文字载体的工艺书,进一步是指它的结构。
中国古代曾出现的竹简书,系用粗制的竹简用绳线连接而成,不用时多卷成圆筒,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现在,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设计出具有古代竹简书风格的现代工艺书,是很有必要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简工艺书,既具有古代竹简书的风格特点,又溶入现代工艺之结构特色,使之成为具有阅读和观赏品味之特性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有长条形片状竹简,若干条所述竹简平行排列后在其两端有线绳串接,其设计特点是,串接后的竹简背面同织物背衬相粘结而其首尾两端经所述线绳分别连接有底板和面板。
以下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际结构(其中靠近面板一端的竹简下部有显露了背衬的部分剖视),在图中:
1—底板, 4—线绳,
2—竹简, 5—面板,
3—折缝, 6—背衬,
7—折合体。
由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有长条形片状竹简(2),若干条所述竹简(2)平行排列后在其两端有线绳(4)串接,其结构特点是,串接后的竹简背面同织物背衬(6)相粘结而其首尾两端经所述线绳(4)分别连接有底板(1)和面板(5)。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成附图所示的折合体(7),且面板(5)和底板(1)分别成为该书的封面及封底;为便于实现这种折叠,可在转折处留有适当宽度的折缝(3),亦即使此处相邻两竹简间留有小缝。所述面板(5)和底板(1)可采用竹黄夹板之板材。所述线绳(4)以丝线(带)为宜,也可采用其他类似物。织物背衬(6)为纺织品(如布料),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物。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及工艺过程是,做为封面和封底的面板(5)与底板(1)起装饰、定形、保护的作用,背衬(6)能加强竹简之间联结强度且使整体更显雅致,线绳(4)起装饰并有一定联结作用。竹简(2)选用无竹节之竹材并作常规的防腐、防虫和不变形处理,其上所载文字(或图案)为印制、刻制、手工书写等已有技术的诸种方法所实现。将本实用新型竹简折叠成如附图所示之折合体(7)之形状,并以面板(5)和底板(1)盖合在顶、底两面,即成一合上之书本形状。竹简正面及书封上文字或图案等再作精良的工艺(包括色彩)处理,即是所述之竹简工艺书。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竹简工艺书,既有书的功能,又有精湛工艺品之观赏与收藏价值,设计思想新颖。
实施例:按照附图和上述结构的竹简工艺书,面板(5)与底板(1)为竹黄夹板,其尺寸为30×15×0.5厘米;竹简(2)尺寸为30×1×0.3厘米,每14片为一幅(一页),内载《孙子兵法》文章,共十六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旭,未经陈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4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器水箱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坐、躺、卧、健身于一体的折叠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