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自动微量稀释器无效
申请号: | 96234249.1 | 申请日: | 1996-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508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02 |
发明(设计)人: | 文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年生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敬佩 |
地址: | 413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微量 稀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析检测用稀释器。
目前,市场上用于血液等批量检验的稀释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搓棒法,即用手工旋转稀释棒,使稀释棒将稀释板孔内的液体搅拌均匀,达到稀释的目的;另一种是用自动稀释器释法,如湖南省安化县烟溪产的ZZX-16A型自动稀释器,该方法是将稀释棒夹紧固定不动,振动稀释板使稀释板与稀释棒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将需稀释的液体搅拌均匀。人工搓棒法虽具有操作稳定可靠,不需动力和能源的特点,但每次最多只能搓三支棒,操作效率低,费力又费时,自动稀释法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但换棒同样需手工操作,且由于稀释板和稀释棒之间的相对压力,从而导致相互间的摩擦力较大,稀释板与稀释棒易磨损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微量稀释器,使之既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操作工劳动强度,又减少稀释板与稀释棒之间磨擦力。
本实用新型利用微量混合器振动产生旋转力作动力,使稀释板与稀释棒之间的相对运动由通常的稀释棒运动变为稀释板运动,从而达到稀释效果的原理,将本实用新型设计成两部份,下部份为微量混合器,上部份为稀释架,在稀释架上,将稀释棒定位,使其在所给定的范围内运动,稀释板平放于微量混合器上,微量混合器振动时,稀释棒在给定的位置上转动,从而稀释了样品。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方便,稀释板与稀释棒使用寿命延长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液体标本的稀释与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件1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部件1的斜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部件3的俯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下部份,设计有微量混合器2,微量混合器2置于固定盒14中,固定盒14为上部敞开,前面开口的整体框架,两侧面板上各设计有一长方形槽13;稀释板3平置于微量混合器2的上端面,当微量混合器2接通电源后产生振动时,稀释板3也随之振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上部份,设计有稀释架1,稀释架1为整体框架结构;在稀释架1的顶部,设计有一排定棒孔4和一根活动拉杆5,定棒孔4为半圆形,数量为10~20个,本实用新型为15个;活动拉杆5可取下,可左右移动,活动拉杆5用来与定棒孔4配合,将稀释棒尾定位;在稀释架1的中部,设计有两根横杆固定杆7和活动杆8,固定杆7两端固定在稀释架上的三角形槽9中不动,活动杆8的两端与活塞10通过弹簧11相连,可在三角形槽9中前后移动,固定杆7和活动杆8配合用来将稀释棒6换行或下棒;在稀释架1的下部,设计有相互对称的插脚12,插脚12固定在稀释架1上,可在活动槽13中前后上下移动。
将盛有稀释液的稀释板3平放于微量混合器2的上端面,使稀释板3的盛液孔与定棒孔4上下相对应,把活动拉杆5推向左边,露出定棒孔4,将稀释棒头插入稀释板3的盛液孔内,棒尾夹入定棒孔4内后,将活动拉杆5复位,打开电源开头,微量混合器2振动,稀释板3随之振动,使稀释棒6相对产生运动,从而把稀释液搅拌均匀,稀释完毕后,双手握住稀释架1,同时用两个大拇指分别按住活塞10,使活动杆8与固定杆7配合,夹住稀释棒6的中部,便可从固定盒14的活动槽13中抽出插脚12,提起稀释架1移动稀释棒6,松开姆指,活塞10在弹簧11的作用下复位,活动杆8随之离开稀释棒6,稀释棒6落入稀释板3的第二排孔内,重复操作,便可稀释第二排液体标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年生,未经文年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4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伸缩的胶带输送机
- 下一篇:多用发票裁剪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