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碟式电子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96234337.4 | 申请日: | 199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4406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1 |
发明(设计)人: | 马鸿威;何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鸿威;何国华 |
主分类号: | E05B45/08 | 分类号: | E05B45/08 |
代理公司: | 珠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晓颖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防盗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子防盗锁。
目前使用的防盗锁,锁体一般由压铸合金材料制造,锁头定位梢外露,报警系统和锁体分开,且用水银作为触发开关;这种防盗锁锁体容易被破碎,锁头易被破坏脱落,水银开关的灵敏度太高,容易出现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稳固性及报警可靠性的电子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由锁体及报警电路组成,锁体下部,开有马蹄形的插入槽,锁体上部,设有锁头、线路板,锁头的定位梢设在锁头和线路板之间的隐蔽区,线路板下部,设有顶起弹簧和滚珠,滚珠一半凸起在插入槽上,与刹车碟配合使用。报警电路由传感电路、电子集成门电路和语音集成电路连接而成,可设置在线路板上。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锁体为精铸钢材制成,外表喷塑,不易受到腐蚀;盖体为高强度锌铝合金材料制成,较难破碎,稳固性好。二、锁体和报警系统成一体,巧妙地利用传感原理来监控整个锁身的振动和静止两个不同的状态,利用先进的电子集成电路,大大提高了报警的可靠性,避免误动作。第三、由于报警电路是集成电路组成,其体积小,使整个锁体显得小巧、美观精致。第四、锁头定位梢隐蔽安装在锁体内,难被破坏,提高锁的防盗性能。第五、巧妙地利用摩托车刹车碟做隐蔽体,使上盖的固定螺丝隐藏在刹车碟和锁体的夹缝中,外盖无法接触上盖固定螺丝,保证上盖不易被破坏和脱开,安全性好。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如图1,锁体(1)下部,开有马蹄形的插入槽(18),锁体(1)上部,一侧设有锁头(2),线路板(26)置于中部,锁头(2)的定位梢(3)设在锁头(2)和线路板(26)之间的隐蔽区,线路板(28)下方,滚珠座(13)装有滚珠(14),滚珠(14)凸出于马蹄形的插入槽(18)内,与刹车碟配合使用,滚珠座(13)上方设有顶起弹簧(12,10)及凸头(11),电池箱(19)置于防水垫(18)上,压住弹簧(12,10),并用长螺丝(15)与锁体(1)固定,垫(9)放在电池箱(19)上将线路板(26)与电池箱(19)隔开,蜂鸣器(7)置于其座(6)内,用防水圈(8)相隔,线路板(26)引出的传感器(4)置于锁头(2)与防水垫(18)之间,短螺丝(16)用开口介子(17)扣住,使其置于锁体(1)中,易于与盖体(5)固定。锁体(1)为精铸钢材制成,外表喷塑,不易受到腐蚀;盖体(5)为高强度锌铝合金材料制成,较难破碎。
如图2,本报警电路中,触发开关(S1)与凸头(11)相对接,传感器(4)与放大器(Q)连接,放大器(Q)的输出端与集成门电路(IC1)的输入端连接,集成门电路(IC1)的输出端通过三极管(Q2)与语音集成电路(IC2)的输入端连接,语音集成电路(IC2)的输出端通过三极管(Q3)、电感(L1)与蜂鸣器(7)连接。集成门电路(IC1)选用74HC132芯片,语音集成电路(IC2)选用HT2844T芯片。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套入刹车碟中,套入时,车碟顶起滚珠(14),滚珠(14)通过弹簧(12,10)带动凸头(11)向上触发开关(S1)接通,使集成门电路(IC1)输出一脉冲信号,使三极管(Q2)导通,集成电路(IC2)工作,发出报警声,同时,电源的接通使集成门电路(IC1)的脚输出高电位,通过二极管(D2)、电阻向电容(C3)充电,直至使电容(C3)的充电电压接近电源电压,处于高电位,使集成门电路(IC1)的输入脚(IC1a2,IC1b5)也为高电位,处于待命状态。当发生碰撞或敲锁时,传感器(4)受到振动输出一电压信号,经放大器(Q)放大后输入到集成门电路(IC1)的触发脚(IC1a1),使集成门电路(IC1)的工作状态翻转,脚(IC1c11)从高电位变为低电位,三极管(Q2)导通,集成块(IC2)工作,发出报警信号,通过蜂鸣器(7)播发出来;同时,电容(C3)通过电阻放电,维持报警状态,当电容(C3)的电位下降到电源电位的一半时,集成门电路(IC1)的输入脚(IC1a2,IC1b5)反转,集成门电路(IC1)的输出脚(IC1c11)回复高电位,三极管(Q2)截止,集成块(IC2)没有电源供应,停止工作,警报声停止播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鸿威;何国华,未经马鸿威;何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4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便器
- 下一篇:筷、匙及叉组合的卫生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