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鞋底刷洗机无效
申请号: | 96234595.4 | 申请日: | 199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547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华 |
主分类号: | A47L23/24 | 分类号: | A47L23/2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魏国先 |
地址: | 413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鞋底 刷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类生活必需的卫生设备,特别是一种鞋底清洗机。
根据家庭卫生的需要和工作环境、生产科研的要求,要保持室内干净卫生,就必须将人们穿入室内的鞋底尽量清洗干净,以杜绝泥尘的带入。中国专利93232911.X提供了一种″清洗鞋底机″,其结构为一个盛水的敞口箱内排列数个表面复盖海绵状吸水层的旋转辊子,以此来清洗鞋底。但这种结构的鞋底清洗机其旋转辊子侧无清洗刷,辊子上沾的泥不能洗下,使鞋底清洗效果变差,箱水泥水被搅动泛起,不能保持箱底静止以利沉淀,同时,箱内泥水不能过滤循环,其水只能是越用越脏,达不到预期的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毛刷轮可自行清洗、泥水有效沉淀、并装有过滤循环装置、对鞋底进行多级不同方向地刷洗、最后抹干,使用效果好的电动鞋底刷洗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电动鞋底刷洗机其壳体下端安装有行走滚轮和导轨体,壳体中部安装有分格水槽,水槽上安装有多个不同旋转方向的毛刷轮和刮水毛刷条及清水喷管。水槽底下安装滤清器及循环水管道,壳体内两端还分别安装有吸干带轮和电机、小水泵。小水泵、毛刷轮都由电机通过减速箱来传动,水槽中一格与滤清器、小水泵通过连接管道循环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级毛刷轮清洗鞋底且最后又由吸干带轮吸干,毛刷下为分格水槽,有一格内安装有有助于水保持静止,以利泥尘沉淀的结构,同时有一格水槽接通滤清器、小水泵,使水槽内的泥水得到滤清,回收使用,随时保持喷水管内的水清洁。初级毛刷轮的下侧安装有清洗毛刷条。整个机体一头在导轨上滑动,因此,这种电动鞋底刷洗机清洗鞋底干净、彻底,安装位置灵活机动,槽内水随时保持清澈,清洗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性能优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滤清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轨体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参见图1,这种电动鞋底刷洗机其壳体(1)下端安装有行走滚轮(2)和导轨体(3),壳体(1)中部安装有分格水槽(4),水槽(4)上安装有毛刷轮(5)、刮水毛刷条(30)、清水喷管(18),水槽(4)底下安装滤清器(6)及循环水管道(7),壳体(1)内两端还分别安装有吸干带轮(8)和电机(9)、小水泵(10)。小水泵(10)和毛刷轮(5)都由电机(9)通过减速箱来传动,分格水槽(4)一格与滤清器(6)、小水泵(10)通过连接管道循环连通。同时,如图1所示,这种电动鞋底刷洗机在分格水槽(4)一格内下部安装有蜂窝式阻泥器(11),由于是蜂窝式孔结构,所以泥沙穿入沉淀,毛刷轮(5)旋转只会引起阻泥器(11)上层的水运动,而对阻泥器(11)下层的水不太容易引起运动。此沉淀的泥尘不会泛起。分格水槽(4)一格下底具有铜网(13)和下水孔(12),与滤清器(6)连通。特别是有的毛刷轮(5)下侧安装有清洗毛刷轮的刷条(14),在毛刷轮(5)旋转墅其上的泥尘自动刷洗。第3个毛轮边还安装有清水喷管(18),将滤清器(6)滤清后的清水从清水喷管(18)喷向第3个毛刷轮。
参见图2,可以清楚地看出毛刷轮(5)安装位置,都是由电机(9)通过减速箱(15)及传递齿轮(16)与刷轮齿轮(17)的啮合来传动的。
参见图3,可以清楚地看出滤清器(6)包括有滤清包(19)、旋盖(20)、进出水管道(21),及配合循环水管道(7),进行滤清,滤清后的水由图1中清水喷管(18)喷出。保持水的清洁循环。
参见图4,导轨体(3)的结构为:导轨底座(22)为长方形框架结构,一端具有限位边框(23),另一端安装有推锁器(24),推锁器(24)两边为卡爪(25)和拉簧(26),中间为微动开关(27),当本刷洗机左行顶住推锁器(24)后,两边卡爪(25)可夹持刷洗机,同时,推锁器(24)通过微动开关(27)切断电源,当再次撞击推锁器(24)后,两边卡爪张开,微动开关(27)接通电机电源,此时刷洗机在推杆(29)的作用下,沿导轨行至限位边框后限位,并开始工作。因此本刷洗机不仅导向定位灵活自如,而且电机电源自动控制,操作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华,未经李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4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