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停电亮无效
申请号: | 96234624.1 | 申请日: | 1996-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837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10 |
发明(设计)人: | 彭武益;罗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武益;罗立强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H02J9/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希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停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亦日趋增加,但是,由于电力的供应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水电则由于气候的因素,在枯水季节则无电可发,火电则受制于经济条件、环境、燃料等因素的影响,使电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故在城乡经常出现停电现象,于是,各种各样的应急照明灯应运而生,然而,各均有其共同的缺点,1、整体效率低,亮度低,应急时间短;3、只能在停电时使用,有市电时却不能使用;3、灯管易黑,寿命短;4、无充放电自动保护,电池寿命短,林林总总,使得使用者颇感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平时可作为一般照明、而停电时可自动成为应急的灯具。
本实用断型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它由整流电路、充放电电路、逆变电路、隔离电路、转换电路、低压报警电路组成,且整流电路的输出分别接充放电电路及转换电路的输入,转换电路的输出也接充放电电路,充放电电路的输出分别接低压报警电路及逆变电路,逆变电路的输出接隔离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方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
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由整流电路(1),充放电电路(2),逆变电路(3),隔离电路(4),转换电路(5),低压报警电路(6)组成,所述整流电路(1)的输出分别接充放电电路(2)及转换电路(5)的输入,转换电路(5)的输出也接充放电电路(2)的输入,充放电电路(2)的输出分别接低压报警电路(6)及逆变电路(3),逆变电路(3)的输出接隔离电路(4),且整流电路(1)由二极管D1-D4组成,充放电电路(2)由集成块IC1,二极管D8,电阻R1,电容C1,蓄电池E组成,转换电路(5)由电阻R2-R6、R10-R14,电容C2-C5,二极管D5-D7,D9三极管T1、T2,继电器J及其触头JK开关K-2,隔离电路(4)由二极管D10-D13,D14-D17,电阻R21组成,逆变电路(3)由电阻R15-R20,电容C6、C7,集成块IC2,三极管T5、T6,变压器B2组成,低压报警电路(6)由电阻R7-R9,可变由阻W1,三极管T3、T4,发光二极管LED组成。
本实用断型中,集成块型号为:IC1-7815,IC2-49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于下:当有市电时,220V市电经开关K-1直接加到隔离电路(4)上的整流桥D14-D17上以直流对电子镇流节能灯M供电,而此时,经变压器B1降压,整流电路(1)整流后的电压一路经充放电电路(2)对蓄电池E充电,另一路至转换电路(5),使其三极管T1饱和导通,T2截止,继电器J维持常闭状态,其触头JK接于C点,逆变电路(3)不工作;而当市电断电时,将开关K-2置于a点,此时,蓄电池E经电阻R10对电容C4、C5充电,同时,对电容C5充电的电流经R12使F点电位提升,使T2导通,继电器J得电,其触点JK置于d点,蓄电池E输出电流至逆变电路(3)集成块IC2产生高频振荡,经三极管T5、T8至变压器B2升压再经隔离电路(4)中整流桥D10-D13整流,直流驱动电子镇流节能灯工作。当蓄电池E的电压低于设定电压时,经电阻R12-R14、R5、R6取样使三极管T2截止,达到保护蓄电池E不过放电,同时,低压报警电路(6)由电阻R7、W1取样使三极管T3截止,T4导通,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向外报警。从而实现自动充电,过放电保护,市电、应急两用,优先市电的目的。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高频脉冲式逆变器,损耗小,逆变效率高,而采用电子镇流节能灯,发光效率高。市电和应急时亮度不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市电、应急两用,能自动充电、放电,保护功能可靠,节能效果显著,适于公共场所,居家作为备用照明灯具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武益;罗立强,未经彭武益;罗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4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