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槽轮式排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35733.2 | 申请日: | 1996-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656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9 |
发明(设计)人: | 苏里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可器 |
主分类号: | A01C15/16 | 分类号: | A01C15/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俊 |
地址: | 7103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肥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外槽轮式排肥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旋播施肥机、播种施肥机、专用施肥机上所使用的主要排肥机构之一为外槽轮式排肥装置,这种装置在结构上主要包括肥盒以及安装在肥盒内的堵塞轮、外槽轮等,工作时肥箱内的搅龙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搅动,可防止在排施吸湿性强的晶粉状化肥时的架空现象,肥料经肥箱下部排肥口充满该装置的外槽轮,随着槽轮转动到下部,靠自重落入接肥盒,用调整外槽轮与肥料接触的长度控制排肥量。其缺点是仅适于排施尿素、二铵和复合肥等流动性好的颗粒状化肥,不适于排施碳铵、硝酸铵等流动性差、吸湿性强的晶粉状化肥,对潮湿肥料会产生架空、堵塞等断肥现象,严重时不能排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既适于排施流动性好的颗粒状化肥,又适于排施吸湿性强的晶粉状化肥的外槽轮式排肥装置。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外槽轮式排肥装置,包括肥盒3以及安装在肥盒3内的堵塞轮7和外槽轮4,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所述外槽轮4之下侧的肥盒3上设置有一个振打刮肥装置5,该装置具有一个与外槽轮4表面相贴的振打刮肥棒9,振打刮肥棒9设置在一个支架10的前端,支架10通过一个销轴11安装在肥盒3上,挂簧杆12连接在轴套13上,其尾端连接一个拉簧8,该拉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肥盒3上,所述堵塞轮7的两个凸起部分14的外径与外槽轮4外径相同,其余部分外径则等于或小于外槽轮4的底径,所述外槽轮4的齿形顶端为圆弧过渡。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的挂簧杆12是一个,也可以是对称连接在轴套13上的二个,其尾端各连接一个拉簧8。
本实用新型外槽轮式排肥装置中未详细叙述的其余各部分结构与已有外槽轮式排肥装置相同,它可以在使用已有外槽轮式排肥装置的各种旋播施肥机、播种施肥机或专用施肥机上直接使用,而又不需要改变其结构。
为避免所述外槽轮4在运动时会对振打刮肥棒9产生过多的阻力,故其轮齿齿形以顶端宽度较小、齿根宽度较大为好,齿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渐开线面,但以渐开线面效果为好。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振打刮肥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该实施例中堵塞轮7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该实施例中外槽轮4的齿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1-肥箱,2-搅龙,3-肥盒,4-外槽轮,5-振打刮肥装置,6-接肥盒,7-堵塞轮,8-拉簧,9-振打刮肥棒,10-支架,11-销轴,12-挂簧杆,13-轴套,14-凸起部分。
参见图1~图7知,该外槽轮式排肥装置包括肥盒3、安装在肥盒3内的堵塞轮7和外槽轮4,使用时所述肥盒3与肥箱1和接肥盒6相接,所述肥箱1内安装一搅龙2,在所述外槽轮4之下侧的肥盒3上设置有一个振打刮肥装置5,该装置具有一个与外槽轮4表面相贴的振打刮肥棒9,振打刮肥棒9设置在一个支架10的前端,支架10通过一个销轴11安装在肥盒3上,一个挂簧杆12连接在轴套13上,其尾端连接一个拉簧8,该拉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肥盒3上,以便使支架10前端的振打刮肥棒9能紧贴在外槽轮4的表面,所述堵塞轮7的两凸起部分14外径与外槽轮4外径相一致,用于堵塞肥料从肥箱1中落入肥盒3,其余部分外径则小于外槽轮4的底径,为避免外槽轮4在运动时其表面对振打刮肥棒9产生过多不必要的阻力,故其齿形顶端为圆弧过渡,齿顶宽度较小,齿根宽度较大,齿面为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可器,未经史可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5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