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气压供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6235942.4 | 申请日: | 1996-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7333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华;王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英华;王广平 |
主分类号: | E03B5/00 | 分类号: | E03B5/00;E03B1/02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苟红东 |
地址: | 721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气压 供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压自动给水设备,特别是一种具有显著节电效果的气压给水设备。
公知的气压自动给水设备(即无塔上水器)采用上下限压力控制给水泵的起停。以气压罐作为贮能器,在给水泵停机时保持给水管网的水压并能供出一定水量。采用重力回水的办法补充气压罐中空气的消耗。目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为增加气压罐贮能、延长给水泵停机时间,要求上下限压力差值要大,为此给水泵的扬程选择一般比实际所需的供水高度高一等级,从而包机功率大,大马拉小车,耗电量大。另外,供水压力太大,对各类用水器材的寿命也不利。2.重力回水补气是在给水泵停机时,补气筒中的水靠自身重力回流到水源处,同时吸入一筒空气,等下次水泵起动运行时,将吸入的空气压入气压罐,不论是否需要,每次开机必会强制补一筒气,而水泵开机次数随不同类型的用户、不同季节、日期差别很大,因此难以做到按需要补气(最佳补气),气压罐也就难以发挥最大的贮能效果,这种补气方式还对安装型式有许多限制,例如:补气筒一定要比水箱位置高,不适合采用带底阀的吸上式安装,不能串接入自来水管网。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2224S51.6)公开了一种射流补气自动给水设备,较好地解决了最佳补气问题,但仍需选用高扬程给水泵。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作进一步改进,其任务是降低给水泵的扬程等级,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在给水泵的入口分支处加一台辅助水泵,该辅助泵的出口经止回阀接在给水泵的入口,而其入口与水源相接,给水泵与水源之间接有止回阀。
按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给水设备,当起动辅助泵与给水泵一块串联运行时,可提高不用水期间气压罐的静态保持压力使其贮存较大的压力势能,这样给水泵的扬程选择,只要考虑满足动态供水的需要即可,这将带来显著的节能效果,以7-8层单幢楼房供水为例,一般的气压给水设备需选用12.5吨/小时流量,50米扬程的给水泵,而按本方案,只需选用12.5/小时,32米的给水泵。辅助泵的第二个作用,是提高给水设备的供水能力:当给水泵大流量工作时出口压力迅速下降,这时起动辅助泵可在保证供水压力的需求下,提高给水设备的供水流量,当需要高压供水时,起动辅助泵与给水泵串联运行,可提高给水设备的供水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原理示意图。
图2是水泵串联运行提高静态压力和提高动态供水能力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所示的自动给水设备由供水主管路1,气压罐贮能器2,补气装置3,电控箱4和辅助供水管路5组成,其中辅助供水管路5由进水口法兰6、辅助水泵7和止回阀8构成,止回阀8出口与给水泵9的入口相接而其入口与辅助泵7的出口相接,辅助泵的入口接法兰6再与水源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是:辅助泵7的扬程按小于给水泵9一至二个等级选择,而其流量按给水泵的流量选择或按比给水泵高一等级的流量选择,这样选择辅助泵7,即有提高静态保持压力的功能,又有提高供水设备供水能力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案是:辅助泵7的流量仅按给水泵9流量的10%~20%选择,而其扬程选择可比给水泵降低一至两个等级,选择这样一个微型泵可使费用最少,但辅助泵缺乏有效的扩展给水设备供水能力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辅助泵7,其运行方式为:
1.当给水管网10水量太大,使得给水泵9的出口压力无法满足供水高度需求时,起动辅助泵7以提高供水压力,满足大流量供水需求。2.当给水泵9运行期间如用户用水量极小时也起动辅助泵7,这时的目的是为气压罐2加压贮能,当压力达到静态保持压力上限时,给水泵9和辅助泵7都自停,靠贮能器2保持给水管网10的水压。3.当需要高压供水时,起动辅助泵7与给水泵9一块串联运行,以保证高压供水的需求。
上述运行方式可由图2进一步说明,图2中曲线1和2分别是给水泵9和辅助泵7的流量Q扬程H特性曲线,曲线3是两泵串联的Q-H特性曲线,从图2可见,当给水泵9单独运行时,供水压力和流量由曲线1决定,当流量太大时,扬程会下降,假如运行在曲线1的B点时,扬程已不能满足要求,则起动辅助泵7,使之与给水泵9串联运行,这时流量Q和扬程H关系,满足曲线3,曲线3中E~F段表明在大流量下两泵串联的出口压力仍可满足供水需要,比给水泵9单独运行,供水流量增加了BF部分。当给水泵9单独供水运行时,如发现供水量很小,也起动辅助泵7与给水泵串联运行,这时流量和扬程落在曲线3的C~D段,表明在供水量很小时,两泵串联可有效提高贮能器静态保持压力。当需要高压供水时,辅助泵7和给水泵9同时起动,Q-H特性满足曲线3,可在一定流量下满足高压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英华;王广平,未经陈英华;王广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59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