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化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35994.7 | 申请日: | 199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554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郭临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临泉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B01J4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西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越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化 水处理 离子交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化水处理的设备,尤其是用于软化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的改进。
现有的软化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多采用圆柱体的交换器,在交换器中设置由树脂层组成的固定床或者浮动床来实现对生水的软化。而采用固定床对树脂层的再生形式又分为顺流再生和逆流再生两种流程。采用顺流再生固定床的流程主要存在的缺点是,软化水工艺流程不合理,由于再生水时水的流向与软化水时生水流向相同,所以造成软化水出口再生度低、盐耗高并且设备投资大。采用逆流再生固定床的流程主要存在的缺点是,操作繁锁、不易掌握,而且容易使树脂层发生紊乱,同样存在设备投资大的问题。另外采用浮动床工艺流程,虽然可使软化水及树脂层的再生度的指标提高,但是树脂层易出现紊乱的问题更尤为突出,同样也存在着操作繁锁、设备投资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工艺合理、设备投资少、操作简便的软化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不仅可以克服树脂层的紊乱问题,而且可使软化水及树脂层的再生度指标明显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离子交换装置是由交换器、多个控制阀、盐水箱、喷射器及连接管路连接而成。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交换器中的一端设置有由树脂层构成的浮动床,其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段由树脂层构成的固定床,分别由交换器中所设的各滤板而隔离。生水进口控制阀与放置浮动床的交换器端部和废水出口控制阀连接。软化水出口控制阀与放置固定床的交换器端部连接。再生水进口控制阀与喷射器的进口连接,喷射器的吸口与盐水箱连接,喷射器的出口接到交换器中的固定床端并且与反洗水出口控制阀连接。反洗水出口控制阀另一端接废水池并通过差位管与废水出口控制阀的另一端连接。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合理,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交换器的形状设为倒置U型,在软化水出口端的交换器中设置上下两段由树脂层构成的固定床,两段固定床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连接有圆管插入底端,使下段固定床分布其周围。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盐水箱是由箱体、进水管、下隔板及带透孔的横隔板组成。进水管、下隔板及横隔板都设置在箱体内,可形成储盐室、过滤室及储液室。由储盐室溶解后的盐液流经由横隔板与下隔板形成的过滤室后再通过透孔流入储液室,储液室通过控制阀与喷射器的吸口管连接。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各控制阀均采用二位二通电磁控制阀。由自动程序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交换器中放置有由树脂层构成的浮动床和固定床,可使其各自流程的优点都能充分发挥,从而彻底解决了树脂层的再生度低的缺陷,使软化水的指标大大提高,也使设备的利用率大为提高。又由于在各控制阀的连接管路上作了必要的改进,使本装置的工艺流程合理、操作简单便捷。再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盐水箱中增加了对盐液的二次过滤,提高了盐液的纯度,使用中可以省掉原有的擦洗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集固定床和浮动床的离子交换装置的优点为一身,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了树脂层的紊乱问题,减少了基建投资和设备投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交换器、盐水箱的结构及其管路连接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交换器的A-A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临泉,未经郭临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5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