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强光防雾安全驾驶汽车前挡风玻璃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236758.3 申请日: 1996-04-16
公开(公告)号: CN2253309Y 公开(公告)日: 1997-04-30
发明(设计)人: 杨奋雄 申请(专利权)人: 普宁市雄鹰实业公司
主分类号: B60J1/00 分类号: B60J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535***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强光 安全 驾驶 汽车 挡风玻璃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抗强光,抗刺、眩目光,高能见度和穿雾能力的汽车前挡风玻璃。

当今世界,虽然汽车的出现至今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其发展之迅速是令人惊讶的,并深入影响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随着汽车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车祸事故也接踵而来,且呈有增无减的趋势,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协,损失惨重。而所有事故中,受天气影响,如白天烈日或其它刺眩光;夜间对面强烈车灯的干扰;阴雨、雾天对视线干扰等因素引发的车祸占车祸事故中的比例特别大。长期以来,人们都渴望解决这一行车安全的大难题,但一直未有成熟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既具有传统汽车挡风玻璃的功能,又有抗强光,抗刺、眩目光,有高能见度和穿雾能力,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安全驾驶的汽车前挡风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挡风玻璃是在传统用于汽车前挡风包括钢化、夹层、普通等各种光学白托玻璃片的内面、外面或内外两面上,以先进的镀膜技术及工艺,底层镀SnO2膜、表层镀MgF2膜,精心制作多层薄膜而成。底层SnO2膜厚可为150~300nm,表层MgF2膜厚为80~120nm。

本实用新型,为增加其后视功能,还可以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面的左、右边沿上,分别制作镀Al或镀Ag后视镜,后视镜宽为5~20cm,高为20~50cm。

本实用新型,不改变原来各种挡风玻璃的形状、尺寸,不影响汽车结构,不影响驾驶操作,主要技术指标为:紫外线滤除率达100%;红外线衰减90%;刺、眩目光衰减75%以上;可见光透过率达90%。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既防止各种有害射线对眼睛的干扰、伤害,又有高能见度及穿雾能力,使汽车驾驶员不受各种天气因素及夜间对面车灯的影响,安全行驶。这对于实现安全行车,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大、中、小型汽车、轿车、货车,以及原来装有前挡风玻璃的其它机动车。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面镀膜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外两面均镀膜,且外面左、右两边沿上镀有Al或Ag后视镜的结构原理图,图中,1-光学白托玻璃片,2-SnO2镀膜层,3-MgF2镀膜层,4-镀Al或镀Ag后视反射镜。

实施例1、参照图1,将已成形的光学白托玻璃片1,采用镀膜技术,在玻璃片1的内面,镀上底层150~300nm厚的SnO2膜2和镀上表层80~120nm厚的MgF2膜3。

实施例2、参照图2,将已成形的光学白托玻璃片1,采用镀膜技术,在玻璃片1的内面和外面分别镀上底层150~300nm厚的SnO2膜2和镀上表层80~120nm厚的MgF2膜3,然后采用银镜法在玻璃片1的外面左右边沿上分别制作银膜反射镜4,反射镜宽25cm,高为40cm,本实施例,除具有实施例1的功能外,设左右两个镀膜反射镜,增加后视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宁市雄鹰实业公司,未经普宁市雄鹰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6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