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煎药壶无效
申请号: | 96237783.X | 申请日: | 199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777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8 |
发明(设计)人: | 甄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甄少强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283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煎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器具的领域,特别是一种家庭熬药用的煎药壶。
传统中医煎熬中药费时麻烦,普通的家庭电加热器具很难控制熬剩的药液量,人们对此提出了一些新颖设计,如台湾、马来西亚及国内均出现具有高出壶体底面发热体的电药壶,利用藏于发热体内表面的温控器感应壶内药液煎熬的程度,自动控制剩余药液量。这种药壶虽然能较好地解决煎干,专门看管等问题,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发热体采用铸铝块制成,表面喷涂聚四氟乙烯材料,清洗药壶时涂料容易被刮掉,清洗麻烦且要十分小心谨慎,另外,使用一段时间后,水分子渗过聚四氟乙烯材料与铝发生反应,涂料起泡,脱落,使用不安全;其次,发热管是压固于发热体内,发热管与发热体接触有间隙,影响发热效果,容易造成发热管烧断,且发热管两引棒容易造成松动、电器安全距离不足,使药壶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发热体易于清洗、使用寿命长的全自动煎药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全自动煎药壶,由陶瓷壶盖、壶体、电热管、高于壶体底面的凸台状发热体、温控器及底座等构成,特别之处是发热体由不锈钢罩壳和铝质导热体构成,不锈钢罩壳呈凸台状,铝质导热体紧贴于凸台状不锈钢罩壳的内表面;加热用的电热管铸封于铝质导热体内。进一步地,铝质导热体通过不锈钢罩壳的滚边和抽紧螺钉固定于不锈钢罩壳的上部内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壶盖14和壶体4由陶瓷烧制而成,高出于壶体4内底面之上有一不锈钢罩壳5,呈中空凸台状,通过弹簧压板10固定在壶体4底面上,并由小密封胶圈8密封,以防壶体内的药液漏入底座12;不锈钢罩壳5的上部内壁紧贴有铝质导热体13,并由不锈钢罩壳5上的滚边及抽紧螺钉1紧固、定位,这样,不锈钢罩壳5与铝质导热体13构成药壶的发热体。加热用的电热管6、7被铸封于铝质导热体13内,呈双环形布置,引线11穿过壶体4底面上的孔接至底座12,两电热管6、7一大一小环形布置,一方面降低了电热管过长而易烧断的机率;另一方面便于调节药壶的功率,两电热管6,7可串联或并联连接,增大了电热管6、7的表面负荷能力,减少烧管现象。而温控器3由点焊于不锈钢罩壳5上的螺钉2紧固于不锈钢罩内壁,感应不锈钢罩壳5的温度变化,一旦药液液面低于不锈钢罩壳5,其温度上升,超过100℃以上的某一限定温度,温控器3自动切断电热管6、7的电源,保证一定的药液量。在壶体4与底座12连接处有大密封胶圈9,以防止壶体4溢出的药液渗入底座12,损坏底座12内的电器元件。由于本实施例的工作电路为常规电路,故这里不作详述。
除本实施例外,还可根据使用需要在不锈钢罩壳的外表面涂覆一层不粘料,由于不锈钢材料与水分子不会发生反应,涂料不会起泡脱落。此外,该结构还可用于汤煲、炖盅等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不锈钢罩壳作发热体,便于用硬物清洗药壶,避免了以往涂料容易被刮掉或起泡脱落的问题;
2、不锈钢罩壳薄而导热快,使温控器感温更准确、更迅速;
3、发热体与壶体底面的密封连接更安全可靠,密封胶圈不易被铝质发热体熔坏;
4、电热管采用双环形布置,并被铝铸封,发热均匀,不易烧断,功率调节容易;
5、煎药壶除用作煎熬中药外,还可用于煲汤、煲粥等,一物多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甄少强,未经甄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7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