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安全摇柄无效
申请号: | 96238673.1 | 申请日: | 1996-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582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23 |
发明(设计)人: | 程重硕;梁上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重硕;梁上千 |
主分类号: | F02N1/02 | 分类号: | F02N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11013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起动用的安全摇柄。
众所周知,机动车起动用的手摇柄一般都是整体结构,使用时常因逆转(俗称反电)伤人而令操作者防不胜防。为此,曾有各种形式的安全摇柄面世。现有安全摇柄均设有带止动体的防逆转装置。因受机动车前挡板过孔内径的限制,有的止动体不能插入前挡板过孔内,故起不到抗逆转的安全作用。另外还有的前挡板由塑料材料制成的,过孔的强度差,无法使用带止动体的防逆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安全摇柄,它不受前挡板过孔内径的限制,适用范围广,可有效提高各种车型发动机起动时防逆转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带有横销的起动杆,带手把的摇杆及将其组装在一起的逆止器,其中固装在起动杆端的拨叉的叉爪插入星轮轴楔形槽间,利用螺纹组装在摇杆端的管堵上的外壳与星轮轴楔形槽间装有滚柱,拨叉通过组装其上的弹簧和钢球与外壳进行轴向定位。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逆止器不带止动体,也不采用离合器或棘轮棘齿式防逆转机构,所以体积比现有摇柄的逆止器小,不受前挡极过孔内径的限制。因不再以挡板过孔来制止逆止器上止动体的转动,故对塑料制成的挡板没有强度的要求。另外利用起动杆端的拨叉逆转作用,使卡在外壳及星轮轴楔形槽间的滚柱脱离,拨叉空转与摇杆完全分开,达到摇杆防逆转的目的,因此,进一步提高发动机起动时防逆转的安全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部放大轴向剖视图。
图3是图2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拨叉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根据图1-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装置包括带有横销1的起动杆2、带手把5的摇杆4、将起动杆2与摇杆4组装在一起的逆止器3等件。其中起动杆2、摇杆4采用圆管材料制成。逆止器3是由加工有楔形槽的星轮轴13、固装在起动杆2端部的带有叉爪15的拨叉6、利用螺纹组装在摇杆4端部的管堵10上的外壳9、装在星轮轴13楔形槽与外壳9之间、且在起动时,使外壳9与星轮轴13单向转动的滚柱14等件组成的。拨叉6的叉爪15插入星轮轴13楔形槽间,并使拨叉6通过组装其上的弹簧7和钢球8与外壳9进行轴向定位,拨叉6的叉爪15的数量与星轮轴13楔形槽的数量相同,叉爪15的轴向尺寸小于星轮轴13的轴向尺寸。组装时,为调整星轮轴13两端分别与拨叉6、管堵10接触面间的间隙,使管堵10压紧星轮轴13端面形成的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其间设置调整螺母11和钢球12。调整好螺母11的位置以使钢球12保持与星轮轴13的最佳接触状态。该装置的横销1、起动杆2、摇杆4、手把5等件的尺寸、形状与现有摇柄完全相同,机动车相应部位无需改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极易推广应用。
起动时,若发动机突然逆转(即反电),与起动杆2固装成一体的拨叉6的叉爪15反转,将卡在外壳9与星轮轴13楔形槽间的滚柱14拨向另一侧,使外壳9脱开滚柱14,拨叉6空转,脱离与外壳9固装成一体的带管堵10的摇杆4,达到防止摇杆4逆转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重硕;梁上千,未经程重硕;梁上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8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窗帘机
- 下一篇:三相电动机断相、过载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