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钟高炉料钟升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39069.0 | 申请日: | 1996-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963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8 | 分类号: | C21B7/18 |
代理公司: | 本溪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洪波,刘英烈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钟高 炉料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布料用升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钟高炉料钟升降装置。
双钟高炉料钟升降装置较多采用扁担梁式四液压缸传动结构。由于该结构扁担梁的每一侧都是由两组液压缸驱动,因而每侧都存在两组液压缸不同步的缺陷,导致料钟拉杆及拉杆密封装置的磨损,也导致液压缸活塞杆,活塞,导向套及密封元件的磨损,进而带来高炉休风等问题。中国98209474、5号专利,突破了四液压缸驱动模式,设计了扁担梁的每一侧只有一组液压缸驱动的双液压缸料钟升降装置。该装置解决了料钟拉杆单侧不同步等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然而由于该装置采用了双作用液压的有杆腔为主要工作腔,即液压缸倒置,因而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一,在料钟上升过程中,液压缸无杆腔内背压产生较大的附加工作阻力;其二,料钟关闭状态时液压缸有杆腔内较高的工作压力使液压缸外泄严重,引起液压系统压力波动;再者液压缸倒置,活塞杆受拉力,其联接耳环易发生疲劳断裂。
为克服双液压缸料钟升降装置以液压缸有杆腔作为主要工作腔而产生的弊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游浮式双钟高炉料钟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扁担梁两侧各设有一组液压缸,每侧的液压缸分别固定在机架上,使用双作用液压缸时,其无杆腔作为主要工作腔,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缸也可使用柱塞液压缸,在液压缸活塞杆与料钟拉杆联接机构中设有游浮装置,该游浮装置由上、中、下盘构成,盘内设有滚动体。
本实用新型与四液压缸高炉料钟升降装置相比,解决了料钟拉杆单侧不同步的问题,与中国89209474,5号专利相比,由于用双作用液压缸的无杆腔为主要工作腔,克服了用双作用液压缸有杆腔作为主要工作腔而产生的弊端,减少了附加工作阻力,液压缸外泄及压力波动得到极大缓解。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料钟拉杆联接机构中设置的游浮装置可以随料钟拉杆升降过程产生的振摆而做小范围平面游动,从而消除了料钟拉杆振摆对液压缸的损害。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侧升降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游浮装置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游浮装置剖视简图。
图1中液压缸活塞杆1固定在顶梁9上,导杆2也固定在顶梁9上,导杆2的下端固定在游浮装置5的下盘53上,液压缸3固定在机架4上,游浮装置连杆6与联接叉7铰接,联接叉7与料钟拉杆8连接。
图2中游浮装置5的上盘51,中盘52,下盘53。
图3中游浮装置连杆6是一个带球面头的整体件,该连杆自游浮装置5的中间孔道56穿过,且球面头与游浮装置5的上盘51铰接。游浮装置中盘52的下面和上面分别设置双十字交叉滑道滚动体54及保持架55。
料钟升降时,双侧升降装置中的导杆2随液压缸活塞杆1的伸缩而上下移动,并牵动游浮装置5、料钟拉杆8一同上下往复运动。游浮装置5在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其上盘,中盘,滚动体及保持架则随拉杆8升降过程产生的振摆做平面游动调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9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尖缺口侧缘的抹刀
- 下一篇:室内布面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