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玻璃瓶盖的制造模具无效
申请号: | 96239339.8 | 申请日: | 199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606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7 |
发明(设计)人: | 解世忠;刘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市宏达玻璃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B21D13/02 | 分类号: | B21D13/02 |
代理公司: | 丹东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1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玻璃 瓶盖 制造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玻璃瓶盖的制造模具,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实现防伪目的的玻璃瓶盖的制造模具。
假冒产品特别是酒类的假冒产品日益猖獗,为扼制这一势头,防伪技术也层出不穷。其中的一种防伪技术是:在瓶体上不可拆卸连接封装一玻璃瓶盖,该玻璃盖的盖颈处设有一圈水平凹槽,利用启瓶器在该凹槽处将盖颈撬断来开启瓶体的,由于瓶体上残留盖体断痕而使其无法再重复使用,从而达到防伪目的。这种防伪玻璃盖目前是用图1所示模具制造的,该模具是由在轴线的芯模和铰接连接的两半对称结构的下模构成。放入适当的熔融玻璃料由模具压合成形,然后提升芯模、打开下模经退火生产上述的防伪玻璃盖。用这种模具生产的防伪玻璃瓶盖其不足是:在盖体表面存在一条模具压合成形时的中间凸出的合缝线,该合缝线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产品的美观,而且由于合缝线的厚度较厚,开启时应力大部分集中在合缝线位置,因此这种瓶盖的开启比较困难,断痕较大。更主要的是其盖口端面合缝线影响了瓶盖与瓶体粘接的牢固性,必须经磨制工序将合缝线打磨掉才能与瓶体紧密粘接。因此,现有的生产防伪玻璃瓶盖的制造模具并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磨制工序就可将防伪玻璃瓶盖紧密粘接在瓶体上、从而达到防伪目的的加工防伪玻璃瓶盖的制造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产外表光滑、美观的玻璃防伪瓶盖的制造模具。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防伪玻璃瓶盖的制造模具,同样包括芯模和下模,本技术方案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该模具还包括有一用于形成瓶盖盖口的整体盖口模,盖口模的中心处设有用于下芯模的中轴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模可为两半对铰接连接的底模;或下模由铰接连接的开启模和一整体的底模构成,开启模是用于形成防伪瓶盖凹槽的模具。
利用本实用新型制造模具生产的防伪玻璃瓶盖,其盖口处光滑、没有凸出的合缝线,因此也无需打磨即可直接与瓶体粘接组装,能够牢固粘接,生产工序简单。另外,若下模分为开启模和整体底模,由其生产的防伪玻璃盖仅在凹槽最薄外有一短合缝线,其他部分均是光亮的平滑面,使本玻璃盖更加美观,而且用启瓶器开启该玻璃盖时,各处受力均匀,开启比较容易、省力,断痕较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还在于生产操作简单、产品成品率高,防伪性能好。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结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图1为防伪瓶盖的现有制造模具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玻璃瓶盖的制造模具包括有芯模1、盖口模2和下模,用于形成防伪玻璃盖盖口的盖口模2为整体结构,其中线与芯模1的轴线相合,在盖口模2的中心处设有一用于下芯模1的中轴孔6,芯模1和盖口模2安装在上部由人工控制的或机械动力控制的机械臂上,向下压制或向上提升。下模是用来形成防伪玻璃瓶盖凹槽和盖顶的模具,如图2所示,下模是由整体底模4和两半对称、铰接的开启模3构成,底模4固定在机台上,开启模3通过销轴5销在底模4上,并可沿销轴5为铰接轴转动,开启模3是用于形成防伪玻璃瓶盖的开启凹槽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盖口模2和底模4均为整体结构,所以所生产的防伪玻璃瓶盖外表面是光滑的,仅在其凹槽处存在一条很短的开启模压合时的配合合缝线,这种防伪玻璃瓶盖美观,用启瓶器时受力均匀,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是下模为同时形成瓶盖盖顶和开启凹槽的两半对称铰接结构的底模,该制造模具生产的防伪玻璃瓶盖盖口处平滑没有合缝线,因此不用打磨即可用玻璃胶与瓶体紧密粘接,制造工序和包装工序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市宏达玻璃制品厂,未经丹东市宏达玻璃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9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