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万用绕线模无效
申请号: | 96240204.4 | 申请日: | 199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757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04 |
发明(设计)人: | 易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传兰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宜春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敬华 |
地址: | 336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万用 绕线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绕线模,尤其是一种电机万用绕线模。
以往旋转电机绕线,每每是一种型号规格一付绕线模,多以人工绕制,一个电机生产企业,要配备许多绕线模,因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大量原材料的浪费;后来,由于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不断探索,对原来的绕线模进行了改进与革新,推出了一些较先进的绕线模;诸如中国专利公开的《组合式电机绕线模》、《电机万用绕线模》、《尖角形电机绕线模》和《多功能绕线模》等等,这些绕线模的问世,无疑推动了电机绕线的技术进步。然而,这些绕线模有一个共同的美中不足,就是结构比较复杂,加工成本相对要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工效高的电机万用绕线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设有二个结构相同的、其上底为缺口、两边端有通孔、下底为园弧面且在两边端设有刻度,在其中间固定了一根外伸螺杆的梯形框,二只由园锥形筒分成对半比梯形框更长的、其大端在沿水平轴心线固定有一块里面成凹园弧面的板正好套在上、下二个梯形框上的、两边固定有一块与梯形框二连长、厚相等的板且在其两端设有与梯形框两边端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的上、下背盖,通过二根两端有内螺孔的筒杆将上、下背盖与上、下梯形框形成活动连接,其大端则通过二根外伸螺杆分别插入一块标有刻度的且在正中设有一只可供安装于绕线机上的通孔的调节板的上、下长形通槽内,以螺母拧紧固定之。在上、下背盖的小端50mm处始设有三排等距若干螺孔,大端180mm处始设有四排等距若干螺孔。
设在上、下背盖上的若干螺孔其排孔间距为2.5mm,螺孔间距5mm。
通过松开螺母使二根螺杆在调节板的上、下长形通槽内作上、下等距移动,即可调节绕线模的大小,而将套在梯形框上的上、下背盖掀起,则可调节绕线模的弧度。
由于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体积小、重量轻、原材料消耗少,成本低;
二是线模定位、御线极快,工效高;
三是绕线范围大,可方便地调节线圈的长度、宽度和弧度,能绕制从76mm至无穷大的单把式、链式、同心或的腰园形线圈,使用非常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电机万用绕线模,系用二个相同的梯形框6、14其上底为缺口而两边端有通孔11、下底为园弧面且两边标有刻度15、中间固定了一根外伸螺杆2和由二只半园锥形筒比梯形框6、14更长的,其大端沿水平轴心线固定了一块里面成凹园弧面的板与两边固定的同梯形框二边长、厚相等且在其端设有与梯形框两边端上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的板相连的,在其园弧面小端50mm处始设有三排等距若干螺孔8或9而大端180mm处始设有四排等距若干螺孔8或9的上、下背盖7、13,将上、下背盖7、13分别套在二个梯形框6、14上并通过二根两端有内螺纹的筒杆12分别穿入其通孔11形成活动连接、而在大端则通过二根螺杆2插入一块长方形调节板中的其中心有一只可供安装于绕线机的通孔1、与通孔1相邻标有刻度5的上、下相同长形通槽内并以二只螺母3分别拧紧固定。若松开螺母3、则使螺杆2在调节板4的上、下长形通槽内作上、下等距移动,即可调节绕线模的大小,而将套在梯形框6、14上的上、下背盖7、13掀起,即可调节绕线模的弧度,按需要调好后,再拧紧螺母3。图中编号10为螺钉,系起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电机万用绕线模,可绕制单把式、链式同心式各种规格型号的腰园形线圈。绕制方法如下:
当绕单把工线圈时,首先根据所绕线圈一圈的大小,用线绳做好一个“○”形线模,套入绕线模,以不能再往上套为止。若“○”形线模大了,则可松开螺母3,将固定于梯形框6、14上的螺杆2在调节板4的上、下长形通槽内分别向上、下移动相等刻度,使“○”形线模套在绕线模中部而不能再往上套为好,再拧紧螺母3。然后用几个螺钉10拧入上、下背盖7、13上的螺孔8或9内,取下“○”形线模。再将铜线头定在螺钉10上,接着开始绕线。绕好一匝后,拧出螺钉10,于是这匝线圈就会滑出来。
当绕链式线圈时,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调好绕线模,将若干个螺钉10拧入上、下背盖7、13上的螺孔8或9内,并使靠上、下背盖两端的螺钉装成形。然后将铜线头定在绕线模小端第一排的螺钉10上,把线绕在其中。绕好一匝后,将其捆好,不剪断铜线,继续绕第二匝、第三匝,需要几匝一链就绕几匝,直至绕完一个链形为止。拧出靠绕线模小端的螺钉10,取下该链线圈,再将螺钉10复位,用同样的方法绕第二链、第三链,直至绕毕。
当绕同心式线圈时,由于该类线圈的大小是不同的,而最大线圈可能会落在绕线模大端的最边缘,甚至会出现难落位现象,这时,需松开螺母3,将上、下背盖7、13与梯形框6、14掀开一定位置,再拧紧螺母3,这样,同心绕组就可定于上、下背盖7、13上的适当部位。然后根据最大线圈的大小按上述方法调好绕线模,并将若干螺钉10拧入螺孔8或9内,把铜线头定在靠绕线模小端的螺钉10上,开始绕线,绕到规定的匝数后捆好。再根据绕制前量好的第二大绕圈的大小按上述方法调好绕线模,将若干螺钉10拧入螺孔8或9内,同样把铜线头定在靠绕线模小端的螺钉10上,即可继续绕制。以此类推,直至绕制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传兰,未经易传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02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