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实用的热脚器无效
申请号: | 96240407.1 | 申请日: | 1996-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698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10 |
发明(设计)人: | 林翠雯;陈明月;陈松涛;陈淑英;刘春将;卢武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翠雯 |
主分类号: | A61H15/02 | 分类号: | A61H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成蓉 |
地址: | 3500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实用 热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型热脚器。
足部寒冷,轻者令人不易承受,导致全身寒颤,重者引起寒痛、致病,影响生活、工作。足部取暖可使全身舒适,血液流通加快,防病于未然。特别是根据中医理论,足部是人体经络汇集之处,暖热加上主动按摩,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为人所共知。所以人们暖身先暖脚,伴随有大量暖脚的发明创造问世,除了火暖、水暖、电暖外,又加以按摩进行辅助健身,如中国专利申请:95201128.x“足穴反射电热按摩器”介绍了一种底板上固定有电热器,底板的上表面分布有按摩头的足穴反射按摩器,电热器固定在底板中心,电热管与电热器壳体之间充满着蓄热体,其设置的按摩头由四种不同直径和高度的柱体组成,按摩头中心圆柱体的顶端有一半圆球形帽盖。可以看出,其按摩头和蓄热体的构造较为复杂,也没有介绍蓄热体的组成,设备的加工也复杂。本发明人也于1996年2月8日申请了“多功能暖脚器”,申请号96202022.2,是将底座和盖板合成一空腔,空腔中装有隔热材料、玻璃布、电热垫,电热垫包括有电热丝和上下两层绒布,在空腔内还放置有一温度保护器。在外突的类似椭圆状盖板上,装有保健按摩球。在上盖板面上的其他部位具有许多小通气孔。经实践使用发现,其温度保护器放置在空腔内,不能及时与脚的温度相匹配,反应较为迟钝。盖板上开有小孔不但加工费时,必要性也不大。还存在着电加热时电热丝容易产生松脱现象。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结构可靠,使用安全的带有按摩健身结构的热脚器。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如下措施来实现,安全实用的热脚器使用电加热,装有电源插头,温度控制开关,热脚器由下至上为底座、隔热层、发热元件、传热板、按摩体,按摩体为一个倒扣于传热板上的半球状的按摩球,球体上分布有乳状凸出,其温度控制开关置于按摩球内,加热的电热丝绕在绕线板的燕尾槽内,绕线板在四周和中间开有燕尾形绕线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措施实现,绕线板位于隔热层与传热板之间,电热丝在传热板宽度方向上,可分两组绕在绕线槽上。热脚器采用倾斜结构,它的底座支撑面与水平面夹角以3~10度为好。其按摩球为半球状或橄榄球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按摩球,所以暖脚的同时,也起到健身防病作用。上盖板、按摩球的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降低了产品成本。内部绕线槽采取燕尾槽,保证了电加热丝不松动,不搭接,增加了可靠性、安全性,减少了断丝的几率。具有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部分剖视图。
下面就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设置1个按摩球为例。
由图1、2可见,在具有热脚和按摩两大功能的现有技术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比较简单、实用的。本实用新型热脚器的使用如下:电热丝1通过电源插头2通电产生热量,电热丝下部的隔热层3,一是起到绝缘安全作用,二是起保温作用,使热量不由底部散失,电热丝上部直接接触非导电的传热板4,用以暖脚,同时热量也直接传到按摩球5上,脚在按摩球上运动,一边受热,一边进行穴位按摩,疏通经络,强身健体。温度升高到控制温度时,温度控制开关6断电,使传热板降温,当降温度低控点时,又接通电路加热传热板4,温度控制开关可以调节被控温度,适应使用者需求。热脚器的具体结构如下:板上按摩球5倒扣在传热板4上,乳状凸出7的乳头朝外,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可以为半球状,也可以为橄榄球似椭圆状,可以设置1~2个按摩球。因为按摩球靠近脚,感觉最灵敏,所以本实用新型设计将控温保护开关6安置在按摩球5内,易于调节,按摩球用位于底部的螺栓固定于传热板上,传热板4在按摩球5处开有孔。
传热板4为不导电非金属材料制成,如瓷砖结构。其下置绕线板8,中间和四周开有燕尾形嵌线槽9,电热丝1S形绕在槽内。在现有技术中,电加热都是在整个宽度的两边缠绕电热丝,这样一来,通电时,电热丝温度升高,长度增加而产生松动,甚至相互搭接造成短路损坏,现在在绕线板8中部四周和中部都开有燕尾槽形绕线槽9,电热丝1在传热板4宽度方向上,分两组绕在绕线槽9上,使电热丝支点间距离缩短,电热丝受热增长的现象大为改变,避免了搭接短路现象,也增加了电热丝牢固性。绕线板8用绝缘、耐温材料制造,如硬青纸板、电木板或云母板。
传热板4下是非导电隔热层3,隔热层垫下为底座10,用底部四周的螺栓将传热板4、绕线板8、隔热层3及底座10连接成整体结构。为适应人体坐势时脚的位置,底座10的支撑面与水平面呈3~10度的倾斜角为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翠雯,未经林翠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0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