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衡式复合齿轮泵、马达无效
申请号: | 96240873.5 | 申请日: | 199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921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23 |
发明(设计)人: | 栾振辉;许贤良;赵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连春 |
主分类号: | F04C2/00 | 分类号: | F04C2/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其霞 |
地址: | 232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复合 齿轮泵 马达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液压动力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平衡式复合齿轮泵、马达。
目前常见的齿轮泵、马达是内啮合式或外啮合式,由于其径向液压不平衡,因此轴承受力不匀衡易损坏,同时流量脉动大,噪声高,又因其排量不可调节,所以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径向液压力平衡,合成流量均匀,流量脉动小,噪声低,且可一机多用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壳体、齿轮、本体和配流盘组成,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齿轮包括由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组成的外啮合齿轮泵和行星轮与内齿轮啮合组成的内啮合齿轮泵;
b、所述的本体中心孔中装置其上套有太阳轮的轴承,本体上均匀分布有至少2个轴向孔,其间装置套有行星轮的轴承,每两个轴向孔间有一凸块;
c、所述的配流盘包括进液配流盘、出液配流盘和配流盘端盖。
当用电机或其它动力机构带动太阳轮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行星轮、太阳轮和内齿轮之间的T口吸液,P口排出高压油液作液压泵用。若将本体用定位销连接于壳体,配流盘由螺栓固定于壳体上,则成定轴轮系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若将内齿轮用连接件连于壳体,配流盘由螺栓固定于本体上,则成差动轮系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当向P口输入高压油液,T口则排出低压油液,太阳轮的输出轴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时作马达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结构对称且高低压腔相对于齿轮中心对称,因此径向液压力平衡。又因在结构设计上,使各啮合点的相对位置错开,从而使合成流量均匀,故流量脉动小,因此噪声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是设计合理,一机多用,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剖视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2)将加工成的太阳轮5套于轴承8上,放置于本体3的中心孔中,再将加工成的行星轮6套于轴承8,放置于本体3上围绕中心孔均匀分布的3个轴向孔中,本体3上轴向孔间各有一凸块9,使内齿轮7、太阳轮5、行星轮6隔开,其间有T口和P口。太阳轮5与行星轮6啮合组成外啮合齿轮泵,再使行星轮6与内齿轮7啮合组成内啮合齿轮泵。用定位销本体3连接于壳体1,用螺栓将进液配流盘10、配流盘端盖12和出液配流盘11固定于壳体1上,使其形成高低压腔密封区。内齿轮7置于左右挡环13及壳体1所组成的环形空间内,作与太阳轮5相反的方向转动,则形成定轴轮系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
实施例2:
若用连接件将内齿轮7与壳体1连接,再用螺栓将进液配流盘10、配流盘端盖12和出液配流盘11固定于本体3。其它同实施例1,则形成差动轮系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连春,未经赵连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0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