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力式自行车座垫升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41158.2 | 申请日: | 1996-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619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10 |
发明(设计)人: | 臧式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臧式先 |
主分类号: | B62J1/06 | 分类号: | B62J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华 |
地址: | 51802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 自行车 座垫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座垫升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力式自行车座垫升降装置。
传统的自行车座垫支承管与车架座管之间用机械锁紧,在行驶中不能够自由升降,因此有时有不安全、不舒适等缺陷,且调整高度时需用扳手加以松开和固紧,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行驶时随时进行座垫高度调整的弹力式自行车座垫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弹力式自行车座垫升降装置包括由座垫、支承管、自行车座管,其特征在于支承管为一长管,其上带有棘齿部,其上端连接座垫,其下半部置于带有棘爪装置的的套管之中,套管又置于自行车座管中,用螺钉、螺母固紧,支承管内部为中空,设有一长弹簧,弹簧下端抵住活塞杆的顶端,活塞杆下端与固定在自行车座管上的定位环相连接,棘爪装置枢接在套管一侧的小轴上,其一端的棘爪与支承管上的棘齿部相嵌合,另一端与闸线装置相连接,闸线与棘爪间设置有棘爪弹簧。
使用时,用手拉动闸线使棘爪沿着小轴摆动,脱离支承座上的棘齿部,支承管因人体的重力作用,压缩管内的长弹簧,使支承管连同座垫下降,至合适的高度后,松开闸线,棘爪因棘爪弹簧作用而复位,棘爪与棘齿部相嵌合,从而使座垫的位置被固定在其新位置上;当想将座垫升高时,人体离开座垫,拉动闸线,使棘爪脱离棘齿部,因套管内弹簧作用,使套管连同座垫上升,至所需的高度时,松开闸线棘爪复位与棘齿部又相嵌合,使座垫固定在又一个新位置上,如此,即可实现在行驶中进行座垫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使用方便,可因地制宜调整高度,安全性高,行车安全舒适,不易疲劳,对老人、妇女更为适宜。
下面对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附图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总体剖视图
图2 为自行车座管与套管的锁紧部图
图3 为棘爪与棘齿部嵌合放大图
实施例
从图中可见,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为由座垫1、支承管2、套管3、棘爪装置4、闸线装置5、闸线套管6、自行车座管7、夹紧螺丝8、长弹簧9、活塞10、定位环11固定螺丝12组成。
如图1所示,支承管2的上端与座垫1固接,下半部套入套管3内,外周一侧有一段棘齿部21;上述套管3的上端一侧设有可摆动的棘爪装置4,包括有棘爪41、棘爪弹簧42、销轴43,棘爪41中部以销轴43与套管3上端凸台32一侧的销孔枢接,棘爪41的前端嵌合在支承管2的棘齿部21内,末端与闸线5相连,闸线5则与自行车手动闸相连(图中未示),其外部套有闸线套管6,棘爪弹簧42置于套管3的凸台31与棘爪41后端之间,闸线5穿过其中;
上述套管3连同套入其内的支承管2一体套入自行车座管7之内,座管7上带有可用以夹紧套管用的夹紧螺丝8(参见图2);
上述支承管2内的中空部置放一长弹簧9,其下端与活塞10的顶面相抵,活塞10的下端与定位环11相连接,而定位环11则以定位螺钉12与自行车座管7固接。
使用中,当需要下降座垫时,用手闸按动闸线5,使棘爪41的前端向上抬起,脱离与其相嵌合的棘齿部21,因人的重量作用,长弹簧9被压缩,使支承管2连同座垫1一起下降,至一个合适的高度,松开闸线5,棘爪弹簧42使棘爪41前端下摆与棘齿部21的一个新部位相嵌合,从而使座垫1位置固定。当需要提升座垫时,拉动闸线6,使棘爪41前端抬起,脱离与其嵌合的棘齿部21,与此同时,人欠身离开座垫,因长弹簧9的弹力作用,使支承管2连同座垫一同上升,至一个合适的高度后,松开闸线6,棘爪弹簧42复位使棘爪41前端下摆与套管2上的棘齿部21的一个新部位嵌合,使座垫1固定在一个新的高度上。
本实施例的优点为:
1、便于上下车,上车时可将座垫调低,人上座垫后再调高,这对老年人,穿裙子女士尤为有益。
2、安全性好,当行驶中遇到红、绿灯时,或紧急情况,可及时调低座垫,两脚蹲地,而停车。
3、在长途行驶或在不同坡度路面上行驶时,它可及时调整高度、选择最佳座高和舒适的姿势以减轻疲劳。
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自由地升降座垫,从而达到行车安全舒适、操作简便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臧式先,未经臧式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1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