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后轮驱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96241363.1 | 申请日: | 199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607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和 |
主分类号: | B62M1/12 | 分类号: | B62M1/12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正星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轮 驱动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后轮驱动自行车,主要作为兼有健身功能的交通工具。
现有技术为自行车,脚踏车蹬并通过链轮和链条驱动后轮行走。其不足之处在于:健身功能主要限于下肢,对身体其他部位如上肢的健身效果较少;学习掌握乘骑技术较难;乘骑不够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使上下肢及全身同时得到锻炼和安全好学的前后轮驱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本实用新型由车体、行进机构和转向机构组成,
①车体包括前后车身、车轮和轮轴,前后车身由其连接处铰链组装成,前轮轴右端有万向接头和内外固定架,左端有内外固定架,内固定架与前车身相连,外固定架与前车轮相连,后轮轴与后轮左端为轴承(活动)连接,右端为固定连接。
②行进机构包括把手、踏板、三角皮带、单向皮带轮、归位弹簧和刹车,前后轮轴上有单向皮带轮,车梁上有穿过连杆、滚轮和踏板的滑槽孔,后车身有把手,把手顶部有扣接皮带起端的皮带扣环,皮带绕经前轮轴单向皮带轮、导向轮和后轮轴单向皮带轮后固接于连杆的轴承上,把手横杆两端有刹车手柄,后轮轴有刹车,后车身有归位弹簧,其前端通过连接索连接于连杆上,
③转向机构包括万向接头、连接杆、链轮和链条、钢索和转向平行框,把手底端有万向接头,万向接头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下段方形部穿过后车身装入链轮方孔,链条两端固接钢索,钢索经导向轮固接于转向平行框,转向平行框与外固定架连接。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前车轮部分的仰视图,表示转向机构;
图4为前车轮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保险框扣组于铰链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迭状态的侧视图;
图7为操作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的图号表示:1、前车身 2、前车轮 3、前轮轴 4、万向接头;5、内固定架 6、外固定架 7、单向皮带轮 8、皮带导向轮9、钢索导向轮 10、踏板 11、滑槽孔 12、连杆13、滚轮 14、铰链 15、保险框 16、扣钩 17、后车身 18、后车轮 19、后轮轴 20、刹车21、座垫 22、凸销 23、弹扣销 24、把手25、皮带扣环 26、万向接头27刹车拉柄 28、连接杆29、链条 30、链轮 31、方孔 32、钢索33、转向平行框 34、安全销 35、轴承36、三角皮带 37、归位弹簧 38、连接索 39、方头部。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和,未经刘永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1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