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无烟煤油炉头无效
申请号: | 96241786.6 | 申请日: | 1996-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814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13 |
发明(设计)人: | 庄哲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哲男 |
主分类号: | F24C5/12 | 分类号: | F24C5/12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祚龄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无烟 煤油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油炉具。
一般煤油炉头的设计常将重心放在如何增加其火焰强度以产生更多热量,达到更快速加热的目的,但由于燃料煤油不易充分燃烧,容易产生烟雾污染及煤油味,污染环境并浪费能源,尤其常于室内使用对人员健康更为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针对上列现有煤油炉头的缺点,包括污染环境及浪费能源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无烟煤油炉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煤油炉头,它主要由内焰筒(1)、外焰筒(2)、外套筒(3)三部分组成。其中,内焰筒(1)为一圆筒,一端周侧均布复数气孔(11),其间设复数对称贯穿的销孔(14),另一端周侧布设复数焰孔(12),端面盖合,盖合面上设有复数导流孔(131),盖合面外有一由内向外扩张的热导流板(13)。外焰筒(2)亦为一圆筒,一端布设复数气孔(21),其间设复数对称贯穿销孔(23),另一端则均布由贵金属(如铂)镂空制成的触媒网(22)。外套筒(3)由夹盖环(31)、隔筒(32)、下套筒(33)组成,夹盖环上设有复数导流孔(311),其底侧内外周分别设有内凸缘(313)及外凸缘(314)。隔筒(32)为一上下开口的直筒,下套筒(33)顶端有一凸缘(331),周边则相对贯设复数销孔(33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由于外焰筒上方设有贵金属制成的触媒网,可将火焰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油烟及其臭味分解而降低其排放量。
2、由于内外焰筒底侧设有复数气孔,可使空气充分流通而使燃烧更完全。
3、由于内焰筒一端周侧设有复数焰孔,可供内外焰筒间火焰辐射至内焰筒内,而该端顶侧有一个由内向外扩展延伸的热导流板,可将内焰筒内热量充分向上导引扩散而便于利用。
4、由于外焰筒外侧套有一个顶部环设复数导流孔的外套筒,除可有效隔除热量向旁侧扩散以保护使用者外,还可藉导流孔导引气流与热量以助其燃烧。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烟煤油炉头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烟煤油炉头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烟煤油炉头的整体三维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烟煤油炉头的另一实施例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图3,由图可见,组合时以隔筒32,夹盖环31依次叠置于下套筒33上方,使隔筒32底侧卡嵌于下套筒33的凸缘331上,夹盖环31则以外凸缘314卡套于隔离筒32上方,将外焰筒2套置于内焰筒1外,使外焰筒顶端嵌卡于夹盖环之内凸缘313内,再分别以复数定位销333交叉贯穿内焰筒之销孔14外焰筒销孔23及下套筒销孔332,并以一夹环334夹套于端部,使内焰筒1,外焰筒2及外套筒结合为一体。
使用时火焰由内外焰筒间底侧导入,利用内外焰筒二侧的气孔11,21使空气充分流通助燃。火焰持续向上,可经由辐射使热量由焰孔12进入内焰筒或穿过触媒网进入外焰筒与外套筒之间,再向上经由导流孔131由热导流板13导出,或由导流孔311直接导出,其间因燃烧不完全产生的油烟及臭味,可由外焰筒之触媒网22催化氧化还原反应而分解达到无烟无臭的环保目的。
实施例2,请参阅图4,它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在夹盖环31上方加设了一个凸弧形套网312,使上升之火焰经该套网作用可更均匀扩散,达到更有效的加热效果,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哲男,未经庄哲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1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漏电报警功能的水泵
- 下一篇:稳压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