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岩矿净水器无效
申请号: | 96242449.8 | 申请日: | 199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724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鸿;夏微;李元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元鸿;夏微;李元美 |
主分类号: | C02F1/68 | 分类号: | C02F1/68;B01D25/22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玲菊,王昆汉 |
地址: | 6502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净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器,特别是一种用天然岩矿石制成的磁化矿化净水器。
在污染严重,净水资源日趋贫乏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仅有的水资源,已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尤其是怎样改善并提高饮用水水质,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则是焦点问题的关健。现有技术中虽开发研制出不少集净化、矿化、磁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净水装置,但究其结构特点大多采用活性炭过滤吸附水中的有害物及其它杂质,采用麦饭石和磁化器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并释放微重元素。上述装置短期内虽可取到一定的净化矿化作用,但时间一长净水功效将随之丧失,如不及时更换内部的过滤、矿化器,将会造成饮用水的再次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净水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给用户带来诸多不利,甚至只能作为短期性产品使用,最终仍不能解决饮用水水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更换过滤净化等元件,只需在一段时间后做简单的清洁处理即可长期使用的全天然岩矿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完成的,它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过滤矿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矿化净化装置由多种岩矿石烧制成带多微孔隙的过滤渗透层,以及置于该过滤渗透层之间的岩矿石混合料组成的吸附矿化层构成。其中过滤渗透层烧制成圆柱体或者瓶胆状或者杯状,其内部呈多微孔,且微孔细小层层叠错,使之形成一种超滤膜;壳体由岩矿石烧制成的盛水缸和净水储水缸构成,盛水缸置于净水储水缸上部,盛水缸上设有自来水进水口,净水储水缸上设有矿化净化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之矿化净化磁化原理及过程均与天然矿泉水的形成原理和过程相似。即处于水中的各种岩矿石由于其晶体表面的原子价键与内部的原子价键不同,表面离子极易与水中的各种离子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使水中的各种离子被吸附和沉积在晶体表面,同时矿物晶体内部的微量元素又释放出来进入水中,特别在磁场作用下更有利于高子的迁移,最终除去水中有害物质,并将矿物中的有利于人体需要的微量物质加入水中,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水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和其内的过滤矿化净化层均采用长久以来一直为人们所饮用的具有一定药效的地下水含水层、透水层的岩石烧制而成,使矿化净化过程与地下矿泉水的形成过程极为相似,因此可向人们提供可靠的饮用水,另使用一段时间后(3-5个月)可用盐水对本实用新型之过滤矿化净化层进行煮沸清洁,用盐水中的离子交换岩矿物中的杂质后,又可继续使用,无须更换元件,因此方便实用,无毒无污染,实为现代家庭之必备用具。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中1为自来水进水管,通过自控阀自动控制进水量,2为顶盖,3为盛水缸,4为自来水,5为岩矿石烧制成的过滤渗透层,呈U形胆状,内部组织由许多叠错微孔构成超过滤膜,使水在渗透过程中把水中的病毒(其直径大于10纳米),细菌(直径大于0.5微米),微小胶体、悬浮物微粒以及各种重金属离子、洗涤剂残留物等阻隔在外表层,6为各种岩矿石磁石颗粒构成的吸附矿化层,使矿岩中的微量元素释放出来进入水中并进一步吸附水中的其它物质,7为岩矿石烧制成的精过滤渗透层,形状与外层相适应,进一步过滤矿化净化水,8为固定螺栓,9为过滤网,10为矿岩石过滤料,11为矿岩石烧制成的净水储水缸,12为净化矿泉水,13为净化水出水管,14、15为清洁用污水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元鸿;夏微;李元美,未经李元鸿;夏微;李元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2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