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减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42476.5 | 申请日: | 199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897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寿勇;杨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寿勇 |
主分类号: | B62K25/06 | 分类号: | B62K25/06;B62K25/14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月红 |
地址: | 666408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减震装置。
现有的自行车不能减震,乘骑者骑车时遇路面不平或下坡时,震动较大,给骑车人带来不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自行车车架1,在自行车车架1的后部分别设有两根一端相连的“v”字型固定杆36和一根带后轴固定口13的“v”字型活动杆4,固定杆36与活动杆4之间设有两根与之相连的活动杆20,在车架1的前部设有安装孔2,其内安装有“丄”字型减震前叉,其下部分别安放有带活动管33、32的保护管22和30。活动杆4的一端通过轴14与车架1连接,其轴14的前端设有一固定连接板6,连接板6通过螺丝5与活动杆活动4连接,活动杆4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两个后轴固定口13,活动杆4中部之间设有一平衡杆7。活动杆20为一两端带孔15和21的园形杆,其外围绕有一弹簧16,其杆的上部外设有一保护杆3,保护杆3的上部设有一带固定孔18和销钉19的活动槽17。在活动管33和32的底部设有前轴连接口35、顶部设有螺丝孔31、外围绕有弹簧。保护管22和30上分别开有活动槽24,其外设有一带连接孔23的滑动平衡板25。平衡板25上设有两个螺丝孔29,其内装有的螺丝29可使两块平衡板25相连接。2-前轴安放孔,10-固定杆,货架固定孔11,8、9-连接杆,34-座鞍固定孔,12-螺丝,28-平衡板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前叉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管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在车架1中下部焊接一连接板6,前部开一前叉安放孔2,后部安上减震固定杆10、并开有货架固定孔11,在V字型固定杆36上分别焊接连接杆8、9,在车架1中部上面和下面分别开有座鞍固定孔34、中轴安放孔14,将连接板6通过螺丝5与活动杆4相连接,并在活动杆4的后部开有后轴固定口13,使活动杆4以螺丝5为园心后轴固定口13能上下自由活动,并在左右活动杆4上安放平衡杆7,使左右两减震杆同时受力。固定杆10与减震上部连接,减震杆与活动杆4连接,通过弹簧16的作用,受力时活动杆20可以在保护杆3内自由活动,保护杆3上的活动槽17可防止活动杆20与保护杆分离。在上下活动杆20的上端开有螺丝固定孔18,把上下活动杆20放入保护杆3内,再把螺丝固定孔18对准活动槽17后用固定螺丝19卡住。前叉安放孔2上安装残震前叉,其内左右两边分别安放保护管22、30,在保护管下面安放活动管33,通过弹簧32的作用,上下活动管33就可在保护管内自由活动,并在上下活动管33的下面留前轴连接口35,为了防止保护管22与上下活动管33的连接,在活动管33的上端开有连接螺丝孔31。在保护管22上留活动槽24,通过平衡板25上连接也23把螺丝27穿在连接孔23上,再连接在连接螺丝孔31上。通过平衡板孔28内的螺丝29与螺丝帽26将两块平衡板固定,使左右两边上下活动管32能同时受力。
本实用新型能保持车架平稳,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使乘特者骑车时更加舒适、安全,本实用新型在不平坦的道路上乘骑具有较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寿勇,未经杨寿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2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