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搅拌槽无效
申请号: | 96242501.X | 申请日: | 1996-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851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排秧;王桂福;易凤英;明磊;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9/12 | 分类号: | B01F9/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开姚,马家骏 |
地址: | 41001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搅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选矿厂、湿法冶炼厂及某些轻工行业浆体制备的高效搅拌槽。
目前,国内外浆体制备普遍采用装有船用螺旋桨式搅拌轮的搅拌槽,这类搅拌槽槽内的浆体以饶竖轴作整体回旋运动为主,沿轴向的上下涌动微弱,搅拌力不强。沿槽体径向有离析现象,对固体颗粒表面的擦洗很少,矿浆调合不均匀,油药耗量大。特别是沉槽压槽严重,直接影响了选别指标或浸出效果。同时由于搅拌轮磨损快,导致系统作业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能力强、不易沉槽、油药耗量低、结构简单搅拌轮不易磨损的高效搅拌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搅拌槽由传动部件、槽体部件、搅拌装置构成,搅拌装置由槽体中央的传动轴与装在传动轴下端的搅拌轮组成,搅拌轮由轮鼓和桨叶组成,轮鼓与桨叶焊接成一整体成下掠式结构,槽体体内底部中央装有中空变截面回转体形的导流体,底部周边装有抛物回转面的防沉槽环,槽体内壁上装有多组涡流挡板。
本实用新型在搅拌轮、导流体、防沉槽环、涡流档板的联合作用下,使被调动的浆体以“W”型流迹上下涌动循环为主,辅之以部分回旋运动,因而搅拌强烈;有利于油药的作用,减少油药用量;不存在沉槽离析等现象。由于本实用新型仍沿用浆式槽尺寸系列,故有利于老厂搅拌槽设备的改造。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传动部件、槽体部件、旋转搅拌装置组成。
(一)传动部件
电机(1)通过皮带(2)带动大带轮(15)和传动轴(3)转动。传动轴(3)下端装有搅拌轮(8),上端装有轴承和大带轮(15),轴承置于轴承座(14)内,电机(1)及轴承座(14)分别固定在槽钢梁(4)上,槽钢梁(4)固定在槽体(5)的体口上。
(二)槽体部件
槽体(5)用钢板制成,溢流口(6)与槽体(5)的上部相联,(13)为加药管,给矿管(12)从槽体体壁伸入,便被调制浆体流入槽内。槽体内底部中央的导流体(10)为一变截面中空回转体,导流体顶部为球面体,其底部与槽底焊接。在槽底与槽体内壁上装有抛物回转面的防沉槽环(11);在槽体内壁不同高度上焊有涡流档板(7),设有2~3组。
(三)旋转搅拌装置
包括传动轴(3)和搅拌轮(8),搅拌轮(8)由轮鼓和6片四边形曲面浆叶(9)焊接而成,桨叶中心分布在锥角为120°的锥面上,浆叶迎浆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搅拌轮(8)装在传动轴(3)下端,为可拆式联接。
工作过程:电机(1)通过皮带(2)带动大带轮(15)和传动轴(3)转动,在传动轴(3)下端装有下掠式搅拌轮(8),与传动轴(3)同步转动。转动轴(3)位于槽体(5)的中央,在搅拌轮(8)、导流体(10)、防沉槽环(11)、涡流挡板(7)的联合作用下,使被调制浆体以“W”形流迹上下涌动循环为主,辅之以部分回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2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