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方坯连铸机结晶器无效
申请号: | 96242591.5 | 申请日: | 199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887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治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长沙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进 |
地址: | 42100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方坯连铸机 结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方坯连铸机结晶器。
目前小方坯连铸机结晶器的结晶铜管及其外部的导流水套均为方形,因此从横断面来看结晶铜管与水套之间形成的水缝各边是等距的长方形,这样对铸坯来说,四个角处的冷却速度就比平面部分的快,使得铸坯各部分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角部气隙,由此将影响拉速及铸坯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铸坯质量及提高拉坯速度的小方坯连铸机结晶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结晶铜管,该结晶铜管的各个侧壁主要由内凹的弧面构成。
为使效果最佳,上述结晶铜管外侧壁内凹弧面的内凹深度从上至下成线性递增。
为使制造简单,所述结晶铜管外侧壁内凹弧面的内凹深度上下一致。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方坯结晶器的结晶铜管外侧壁的平面部分改进成内凹的弧面,使得结晶铜管与其外部的方形导流水套之间形成的水缝横截面变为由若干拱形相连而成,增大了结晶铜管外侧壁的换热表面,使铸坯平面部分的换热效率提高,减少了角部气隙,从而达到提高铸坯质量及拉坯速度的目的。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晶铜管第一实施例纵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晶铜管第二实施例纵剖视图。
图3为图1及图2沿A-A线的横剖视图。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晶铜管2的四个外侧壁除上下两端部用于连接别的零部件的地方保持现有方形外,其它部位则改进为内凹的弧面1,结合图3则更明了。从图1中还可看出,内凹弧面的内凹深度从上至下是成线性递增的,即上部内凹深度小,下部内凹深度大,这使铸坯四个侧面的平面部分冷却速度更加快,收缩更均匀,角部气隙得以减少,从而能显著地提高拉速,并保证铸坯质量。
图2视出的是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仅是结晶铜管2的四个外侧壁上的内凹弧面1内凹深度不变,即上部和下部内凹深度一致,这主要是为了加工方便,制作简单些,同样能起到改善铸坯质量,提高拉速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治,未经刘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2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