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上盖下托的卫生茶缸无效
申请号: | 96243042.0 | 申请日: | 1996-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711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泗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上盖下托 卫生 茶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桌用具中的饮水杯具,特别是饮水茶缸
现有的搪瓷及不锈钢茶缸,盖盖时响声大,正放置时,会将污染物带进杯内,背靠桌面放置时,又常打旋,易掉下砸伤,虽盖好盖,杯口仍外露,易污染。有一种《侧挂式茶缸盖》,88200684.3,见《分类文摘》89年实用新型A1分册541页,是在杯盖内腔焊一吊挂物,将盖侧挂在茶缸边沿上,还有《洁便挂杯盖》,93212041,见《技术市场报》93.8.14,采用挂钩挂孔,但均使用不便,拿动时也易掉下,外观也不雅。另外《防脏茶杯盖》,85204977,见《技术市场报》86.10.14,放盖时止口虽不碰桌面,但无托杯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盖杯结合无响声、杯口不外露、放盖时另有支承不污染止口、盖能上托杯底连成一体的外形高雅的卫生茶缸。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杯盖制成H形,上下均有开腔,用下开腔盖在杯体的杯口上,取下杯盖后,用上开腔托住杯体的杯底,兼作杯托用。
杯体用搪瓷或不锈钢制作。杯盖用无毒工程塑料模塑,它的上开腔内径与杯体的杯底外径尺寸相同,过渡配合,托住杯底,作杯托用。杯盖的下开腔的内圈的外径尺寸与杯体的杯口内径也相同,为便于盖住杯,采用最松间隙配合。都用模具保证。带杯把的杯体不变。
杯盖上部外径处,注塑出一圈滚花外缘,供手卡拿杯盖用。其下部外径处,也注塑出一圈滚花外缘,截面为香炉炉脚式,主要作支承用,也可供手卡拿,它要高于与杯口相卡的内圈,保证杯口不受污染。杯盖各处的壁厚,由材料强度及负重决定,并考虑外形美观,也用模具保证。
本设计的优点或积极效果是;由于杯盖是用塑料模塑成具有上下开腔的结构形式,故兼具杯盖和杯托的双重功能。当杯盖使用时,杯口不会外露受污染,拿放方便;当杯托使用时,由于易放进,采用过渡配合,故能与杯体连成一体喝水,解决了杯盖放置不便的问题,并不会污染止口和杯口。现有茶缸的杯盖,几十年不变,缺点未改,本设计是其更新换代的有益尝试,塑料盖用模具成批注塑,价廉物美。
附图中的图1,是杯盖盖在茶缸杯口上的剖视图,图2是取下杯盖托住茶缸底的剖视图。均为参考图。
下面结合附图,再对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细述:
现有茶缸的带杯把3的杯体1,设计基本完好无缺。主要是相配的杯盖缺点甚多。本实用新型杯盖2采用无毒工程塑料注塑,它的下开腔的外圈较作止口用的内圈要高,主要作支承在桌面上用,其之污染,不会带给止口,故也不会带到杯口上,造成污染,影响卫生。这就解决了原有技术杯盖不能正面放置的缺点,和背面放置又易打旋掉下的缺点,及杯口外露易污染的缺点。它的外径要滚花处理,系便于握持。杯盖2下开腔的内圈作止口用,它的外径A与杯体1的杯口内径A,尺寸相同,因看不见不易放准,故采用最松的间隙配合,因系钢塑结合,故听不到现有茶缸盖盖时的响声。杯口里外均被杯盖2盖挡住,故很卫生。杯盖2的上开腔内径B与杯体1的下部外径B,尺寸相同,因看得清采用过渡配合,这就保证了杯盖2不但能起杯托的作用,拿起杯喝水或移动杯时,还能与杯体1成为一体似地同步动作,这是本设计特有的优点。杯盖2的上部外径处,专门塑出带滚花的凸起的外缘,供手卡拿用,较现有技术的杯盖的中部凸粒,拿起来要方便有力,也较易放准。至于塑料杯盖的颜色,对搪瓷茶缸来说,应颜色一致为好;对不锈钢茶缸来说,以黑色为佳,看起来庄重高贵。杯体1的尺寸大小,以现有市场上的规格为准,不另设计。杯盖2的尺寸,按不同的杯体尺码而定,但不适用于特大的尺码,因手不好拿。杯盖2的壁厚,由材料强度及不同尺码杯体的荷重而定,图示形状,仅供参考。以上为最佳实施例。其它的实施方案,细述也还有不少,也有用于玻璃杯上的较简易的方案,但这些变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对使用数十年之久的有缺点的茶缸盖,作了脱胎换骨似的改进,去短扬长,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且价廉物美,市场销售,前景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泗,未经杨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3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向双向选择性传动装置
- 下一篇:液管席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