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防水垢器无效
申请号: | 96243299.7 | 申请日: | 199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950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陆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敏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3002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水垢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燃机防水垢器,它属于内燃机的液体冷却领域,特别是涉及液体的管道或软管装置。它包括发动机体经循环水管与水箱相连接。
在《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系统维修200例》(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96年10月第一版,第117页、154~161页)一书中介绍了发动机的液体冷却系统。它的目的是将高温下工作的发动机机件的多余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以保证发动机始终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构成是置有水泵、水套的发动机体通过循环水管与散热水箱相连接,且一般均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不足之处是冷却水须使用软水,因为硬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在高温作用下容易产生水垢附着在机件表面,使冷却水路堵塞;并且水垢的传热性极差,使发动机气缸盖、气缸体传热效果差,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散热效率,使发动机容易过热,使得润滑油稀释变质甚至结胶,造成润滑系统工作不良,加大了活塞和气缸等机件的磨损、增加了油耗,降低了内燃发动机的出力和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有采用化学方法来对冷却水进行软化处理,常用的是在自来水或河、塘、井水等水质硬度较高的水中添加纯碱或烧碱、红矾等软化剂来对水进行软化处理;也有采用专用的冷却液,即是采用乙二醇或其它化学添加剂与水配制而成,这都有或是对冷却系统有腐蚀,或是有毒且因用硬水调配而产生水垢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简便易行、能适用各种普通水的内燃机防水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连接发动机体和散热水箱的循环水管上套装有永磁体,当作为冷却介质的普通水在冷却系统内循环流动的过程中经过套装该永磁体的循环水管处时,必将切割穿过循环水管的磁力线而被磁化。水被磁化后,其中的钙和镁等的离子在热水循环过程中所生成的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物质是很疏松的,不易在发动机的水夹套、水泵及水箱的内壁上形成水垢,从而防止了水垢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永磁体由呈半圆柱形的、对称的,且互不相连接的两块所构成,这样设置既使得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与循环水管中水流动的方向相垂直,提高对水磁化的效率,又安装方便。为进一步增加磁化效果和防止永磁体的磁场对外界的磁干扰,在永磁体的半圆外侧面及两端面上履有网状的金属屏蔽罩。为了便于安装固定永磁体于循环水管上,永磁体及其外罩的屏蔽网均被封置于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中,该壳体的两端设有环状的卡箍槽,便于用卡箍将其固定在循环水管上,同时也在环状卡箍槽上开有槽口, 以便利用其形变来更好地将壳体紧固于循环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方便易行,适用的水源范围广,各种普通水源的水均可直接使用而不须作任何软化处理,且既不会对冷却系统腐蚀,也不会在其中产生水垢;
2.体积小、重量轻、耐高温、耐腐蚀,长效安全;
3.磁化效果好,安装方便,可直接装于发动机的循环进水管口上,不需更改发动机冷却水系统上的任何部件。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参照图1、图2,半圆柱状的永磁体5的外圆侧面及两端面上履有网状屏蔽罩6,它们均被封置于塑料壳体4中,该壳体4的两端均设有环状卡箍槽3,槽3上也开有槽口9。将两只内置永磁体5与屏蔽罩6的壳体4合套于连接发动机体1与水箱8的循环水管2上,再用卡箍7在卡箍槽3处将两壳体4锁紧固定于循环水管2上即可。
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由水泵推动的冷却水在冷却系统中不停地循环流动,该冷却水每经过循环水管2处时即被永磁体5的磁场磁化一次,也即是生成水垢的条件被破坏一次。从而使得冷却水在被高温作用与磁场磁化的动态平衡中无法产生水垢附着于机件表面,进而避免了发动机过热等不利因素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敏,未经陆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3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