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高效电除雾器无效
申请号: | 96243378.0 | 申请日: | 199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637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庆;张元松;李恩斌;谈正奎;汤国泉;刘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元庆;张元松;刘少武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J1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中的静电除尘、除雾装置。
现有的电除雾器以导电圆管筒为阳极,以铅直悬于筒体中心的多棱形导线为阴极,当阳极阴极之间通电时它们之间产生电场来净化通过管筒的所需净化的气体。但多棱形导线放电不均匀,使该电除雾器产生的电场亦不均匀,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将阴极线采用锯齿形钛线,它虽比多棱形铅线阴极所产生的电场要均匀,但它的均匀性只体现在钛线带锯齿的一侧,而对于整个管筒内的全方位电场的均匀性来说仍嫌不足,而且钛线阴极的固定采用与其上部结构相同的绝缘子来固定,增加了多个高压绝缘箱,使得结构复杂,成本提高,重量加大,而可靠性下降。另外,为降低导电管筒的成本,通常采用PVC塑料管,其内壁的导电性靠水幕来实现,由于塑料制品内壁较光滑,水的附着力要小于水的表面张力,则会在管筒内壁上形成一个个小水团,而有些地方没有附着上水,则对于这些没有水的地方就无法与阴极形成电场,使电除雾器的电场均匀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速度快,效率高,电场均匀性好且成本低、重量轻的双高效电除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双高效电除雾器,它包括有上集气箱(1)和下集气箱(2),上集气箱(1) 上设有阴极顶部绝缘箱(3),在上、下集气箱(1)、(2)之间设有多个PVC塑料阳极管筒(4),各阳极管筒(4)内的中心均悬设有各自的阴极线(5),各阴极线(5)的上端均与上集气箱(1)内阴极大梁(6)相连,它们的下端均连有各自的自动调直铊(7),其特征在于:
a、各阴极线(5)从上到下向四周均匀连有导电芒剌(8),它们为一整体;
b、将各塑料阳极管筒(4)的内壁打毛形成一粗糙毛面层;
c、各阴极线(5)下端均与设置在下集气箱(2)内的下部定位阴极框(9)相连,且在阴极大梁(6)和下部定位阴极框(9)之间设有三根呈正三角形分布的固定拉杆(10),构成整体式阴极框架。
本实用新型将阴极线改用为两针芒剌线,将阳极塑料管筒的内壁打磨起毛形成一层粗糙层面,这样内壁就可形成100%的连续性水膜导电层,使得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电场具有全方位恒定均匀的特点,除尘除雾效果好,效率提高。而且本实用新型在阴极线下部不取消铅铊,线间用刚性架固定,再用三根合金拉杆紧固到上部大梁,从而既使阴极线上、下整体同步固定,又解决了阴极线伸延的自动调直问题,并减少了高压绝缘箱的数目,使成本下降,重量轻,而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提高了气体处理量,可广泛应用于气体净化要求特别高的场合,尤其是化工工业中的气体净化场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本实用新型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在各阴极线(5)上均匀地设有芒剌(8),使其达到人工限定的均匀放电。而且又将塑料阳极管筒(4)内壁打毛形成粗糙毛面层,这样管筒内壁不太光滑就使水膜均匀附于管筒(4)内壁形成均匀的导电阳极。这样当阳极、阴极接通高压电源后,就形成了均匀恒定的高压电场,它将通过电除雾器的需净化气体中的微小雾粒尘埃电离后产生极化,使之吸附于极线上,从而达到除雾、除尘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在气体流速较大而使阴极线(5)产生抖动的问题,将阴极固定架改为整体框架,每根阴极线(5)都受整体框架固定,所以当气流更大时也不会产生阴极的摆动,从而使气体的处理量可提高三至四倍。本实用新型为充分利用空间,其三根固定拉杆(10)亦可兼作三根阴极线,只是它们直径加粗,强度加大,其上亦设有导电芒剌(8),外面亦有阳极管筒(4),这样它们有两个功能,一方面保证整体框架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兼有电极的功能,效果十分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元庆;张元松;刘少武,未经张元庆;张元松;刘少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3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结构的马桶水箱落水头
- 下一篇:装于车上携带充气筒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