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尔夫球车脚架无效
申请号: | 96244326.3 | 申请日: | 199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772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孟融 |
主分类号: | A63B55/08 | 分类号: | A63B5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球 脚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运动辅助器械,具体地讲是一种高尔夫球车脚架。
高尔夫球车是高尔夫球运动相当重要的一项设备,可将庞大且笨重的高尔夫袋随着打球的人在绵立起伏的场球上来回移动,如图4所示的是一种相当常见的高尔夫球车,该高尔夫球车主要由球架袋11、脚架12、轮子13及手推杆14等元件组合而成;球袋架11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上支座111及下支座112,将高尔夫球袋15用绳穿绕绑于该上下支座上,底部由支架113予以适当的托持。于球袋架11的适当处设有一连接板114,其两侧利用支轴115枢接组合有一对脚架12,该脚架12下再利用另一组支轴121与轮子13的板体131枢接组设成一具有上下边杆122、123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脚架。而上支座111旁枢接有一支撑连116向下利用小支轴124与脚架12的下连杆123枢接组合,籍此可使脚架12向内靠合以收拢或向外张开并由支撑杆连杆116作适当的张合支撑成稳固的状态。另外,可相互配合向后方及向下方弯折的手推杆14上设有一推把141供握持且连设有一计分板142供作运动时的相关记录。
由以上元件组合成的高尔夫球车具有轻巧便利及收合张开均相当方便的特性,但在实际使用时仍存有许多的缺点:
1、以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的脚架,必须具备上、下连杆且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及轮子的板体用合宜的活动枢接方可顺利作动,以供张开及收合的操作。然上下分开的上、下连杆将会产生相当松动的组接状态,尤其使用一段时间后,此松动的状态将会更为严重,且逐渐影响收合及张开时的便利性,而松动将更为加速,如此恶性循环下,将很快使高尔夫球不堪使用且失去价值;
2、高尔夫球场具有各种地形,如沙坑及果岭等,且高低起伏,当具有松动的高尔夫球车托负庞大且笨重的高尔夫球袋的情形下,该高尔夫球车的整体稳定性就令人堪虑,稍有不慎,便整个倾倒掉落而产生莫大的因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球车,使该脚架在作张合或收折的作动中,该脚架具有稳定的贴触并减少晃动,使其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球车的脚架,使其可有效地减少晃动而产生的枢接处磨损脱落,以形成稳固的结构,使其在增加承载重量时也不易变形,使该高尔夫球车在使用中稳加稳定性外,延长其使用寿命,且长期保持高尔夫球车的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尔夫球车脚架,包括有脚架,该脚架连接于球袋架和轮子之间,球袋架的中间处设有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两侧设有支轴,脚架枢接组设于该主轴上,脚架的另一端由另一组支轴枢接于轮子的板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架的上、下连杆相对应内侧设有凹槽及凸条,该脚架的上连杆凹槽和凸条相对应嵌入下连杆的凸条和凹槽中并相互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效果是:利用上连杆和下连杆相对应内侧设有可适当嵌入及相互嵌合的凹槽及凸条,使组合使用的上、下连杆与球袋架连接板及轮子板体的枢接组合,不会产生晃动的空隙及因空隙产生的微偏转,可确实增加整个高尔夫球车的稳定性及增强载重负荷的强度。
另由于凹槽和凸条的嵌入及贴触配合,当脚架作收合或张开的操作时产生的角度变化及上、下连杆间的距离变化,该凹槽及凸板仍然可保持一定量的接触且不会脱落,使其组合后的稳定度不会因收合或张开,甚至在球场上的走动而有所差别,使枢接组合的各支轴减少晃动的磨损,以增加高尔夫球车的使用寿命及价值。
另本实用新型因为上连杆和下连杆为同一结构,所以在制造是仅一副模具即可,可大大地减少制造成本。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脚架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组合后剖面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实施例。
图4现有技术立体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2的立体分解图,该脚架2具有上连杆21及下连杆22组合而成。
上连杆21、下连杆22的两端均具有长端套211、221及短端套212、222,且均设有穿孔213、223且长短相对应组设以分别供连接板114及板体131枢接结合;如图2所示。于上、下连杆21、22相对应内设有许多凹槽214、224及凸条215、225,并相对应嵌合且可适当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孟融,未经吴孟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43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