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调整式刹车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6244650.5 | 申请日: | 199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913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16 |
发明(设计)人: | 柯纯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雅康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1/10 | 分类号: | B62L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文意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调整 刹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制动器中的一种刹车器,尤其是指一种简易调整式刹车器结构。
常用的刹车器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含两刹车臂,其底端是枢接于自行车的前叉或后叉结构上并藉由一螺旋弹簧2可对该刹车臂施力一回释弹力,以使将该刹车臂中间的刹车块3于常态时迫离车轮4,该各刹车臂1顶端则分别连接一刹车缆线5并于一勾持片6上汇集后再与刹车把手连结;当刹车把手作用时,如图1的虚线所示,刹车缆线5朝刹车把手方向移位,并令该勾持片6、刹车缆线5连动移位,则该各刹车臂的刹车块3受牵动即朝车轮靠合,而达到刹车目的;当放松刹车把手时,因该各螺旋弹簧2的作用,使得该刹车臂具有回释弹力,使得各构件具自动归位。
然而,上述常用的刹车器结构,却长期存在有下列的缺点。
一、为了使刹车确实、省力,上述的勾持片6必须位于自行车的架体中心,以令左右两侧的刹车块3与车轮保持相等间距,待使得该左右两侧的刹车块3对车轮的左右两端具有相同制动力;然而在中心点对准作业的安装上,必使使用特殊工具来固定勾持片6及该刹车臂1,并以该特殊工具不断地来回调整,相当耗时;且,对于使用者来说,该勾持片6在多次刹车作动后,极易产生位移而无法固持于自行车架体中心,此时左右的刹车臂1与车轮呈不等的间距,在刹车的第一瞬间时,仅一边行刹车作用,刹车效果不确实且费力,若使用者自行调整时在苦无该持殊工具又无专业训练,而无法对该刹车臂1做平衡调整,往往影响刹车效果且造成极大的困扰。
二、在安装螺旋弹簧2上,该螺旋弹簧2一端需固定于该刹车臂上,另一端则固定于自行车架体上,因此在安装时必须一手按住螺旋弹簧,另外一手则实施安装该刹车臂1,在安装组合作业上相当不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要由刹车臂、张力弹簧、刹车块、挡块和推动装置所组成的简易调整式刹车器结构,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刹车效果好等特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含有一对称的刹车臂,该各刹车臂底端是以对称的方式枢接于自行车架体上,其中央部份固设有一刹车块,且该各刹车臂顶端一预定位置设有一挡块;一张力弹簧,其两端分别具有一枢接部而轴枢于该各刹车臂的顶端,该各枢接部的近端则分别置设有一推动装置,具有一可多段式推动的推进块;该各推进块的体身是置设于该张力弹簧,另一端则可顶接于该刹车臂的挡块上;藉由调整该推进块的推动位移,使得该张力弹簧与该刹车臂产生相对位移变化,以微调该各刹车臂的刹车块与车轮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简易调整式刹车器结构在刹车臂平衡微调作业上,仅由操作者利用简单工具对该各推动装置进行推进作业,作业简单便利,使得微调后的刹车效果更为确实、省力。
(二)本实用新型简易调整式刹车器结构的组合构件简易,且安装组合均以便利性为考虑,因此具有便利及经济性的双重效果。
图1为常规刹车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后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张力弹簧的顶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长期使用刹车动作后,其刹车臂与车轮位移变形的示意图。
图7是图5经刹车臂平衡调整作业,其刹车臂与车轮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雅康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雅康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4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