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的防伪瓶盖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245524.5 申请日: 1996-11-02
公开(公告)号: CN2278654Y 公开(公告)日: 1998-04-15
发明(设计)人: 周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 周德龙
主分类号: B65D41/00 分类号: B65D41/00;//B65D101∶00
代理公司: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正良
地址: 730000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次性 防伪 瓶盖
【说明书】:

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的防伪瓶盖。

我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传统的酒文化渊源流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酿造业兴旺发达,久经不衰。尤其是一些名酒,其醇香宜人,甘美爽口,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中外消费者的喜爱。可是在我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假冒伪劣商品时有发生。这些假冒伪劣商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混淆商品判识,致使消费者对商品的产出制造和加工发生误认,严重地损害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破坏和扰乱市场经营秩序。从发生的大案例可以看出:大多数假酒是利用回收的酒瓶作案,粘贴假商标,兜售市场,继续坑害消费者。为此,一方面国家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加强对商品的检测和监督,另一方面,国内外竞相对瓶和瓶盖形状构造进行改造,增设防伪措施,帮助消费者判识真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的防伪瓶盖。即利用本实用新型外壳内表面的棱筋与衬套外表面的棱筋嵌套相配合,衬套“凸”台与瓶颈“凹”部相配合的结构特征,来解决防伪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一次性的防伪瓶盖,是由外壳和衬套组成。外壳整体又是由上下两个直径不同的园筒构成。下园简突出,与上园筒间形成梯台。上园筒的外表面有棱筋。其内表面的棱筋与衬套外表面的棱筋嵌套相配合。下园筒内表面有“凹”槽。衬套呈半园状,其内表面有“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产生的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衬套内表面的“凸”台和特殊设计的瓶颈“凹”部相配合,上园筒的内表面与衬套外表面棱筋间的相配合;下园筒内表面的“凹”槽与瓶颈的“凸”棱相配合。用手旋扭瓶盖,瓶口在力的作用下被断裂。断裂的瓶口随外壳一起拿掉,露出瓶塞,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瓶盖和瓶颈的结构特征,使酒瓶一次性的报废,从根本上杜绝不法分子的图谋。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和衬套均采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与酒瓶装配,即可推销。

附图:

图1,一次性防伪瓶盖剖视图

图2,一次性防伪瓶盖A-A面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一次性的防伪瓶盖是由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外壳1和衬套2、2′组成。外壳1是由上下两个直径不同的园筒构成一体。下园筒突出,与上园筒形成梯台。上园筒的外表面有棱筋3,其内表面的棱筋4与衬套2、2′外表面的棱筋5嵌套相配合。下园筒内表面布有“凹”槽6。衬套2、2′呈半园状,其内表面有“凸”台7、7′。

装配时,先将衬套2、2′的“凸”台嵌入瓶颈的“凹”部,然后将外壳1套入衬套2、2′内,并使衬套2、2′外表面的棱筋5与外壳1上园筒内表面棱筋4配合,下园筋的“凹”槽6同时也嵌入瓶颈的凸棱里。

使用时,用手旋扭瓶盖,衬套2、2′的“凸”台沿着瓶颈斜面“凹”部位移。由于瓶颈“凹”部壁薄,瓶颈径向、横向同时受力。在力的作用下,瓶颈断裂,同时,外壳的上园筒与下园筒边分离,拿掉残留在衬套2、2′间瓶口的外壳1,使露出瓶塞。打开瓶塞盖,倒入杯中,便可饮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德龙,未经周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55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