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指示自控储热式卷发器无效
申请号: | 96245777.9 | 申请日: | 1996-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2845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24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本;陈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立本 |
主分类号: | A45D2/36 | 分类号: | A45D2/3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示 自控 储热式 卷发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发器,特别是一种电热卷发器。
在现有技术的卷发器中,仍然以电热丝结构为多数,通过电源加热使电热丝的热量传递给卷发筒,该结构复杂,成本高,热效率低且安全性差。专利申请号95243752.x的“卷发器”以PTC陶瓷电热片取代电热丝,克服了原技术的缺陷,使卷发器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且安全可靠。但遗憾的是该技术由于结构上的原因虽然热效率高,但真正传递给卷发筒的热量损失很大,造成热量利用率降低,例如左、右插脚与储热圈为整体结构,使一部分热量损耗在电插座上,卷发筒与插座体无分离间隙,亦是热量损耗的原因之一,造成热利用率低;其次,该技术在电加热过程中,无升温显示装置,用户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出一种热利用率更高的带指示自控储热式卷发器,设置升温显示装置,方便用户使用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实现:卷发器由多个卷发筒和电插座组成,所述的每一卷发筒包含一中空的筒体,筒体外表面分布着多个卷发齿,卷发筒内腔装有带隔板的插脚座和隔板两侧的储热圈,隔板中部的孔中装有接触储热圈的陶瓷电热片,与该电热片接触连接的左、右插脚分设在插脚座两侧,组成卷发筒通电传热回路;所述的电插座包含含有多个插座的插座体,每一插座内侧固定着能与左、右插脚相接触的左、右铜片,插座体与座盘四爪扣合组成可容纳线路板和卷绕供电导线的环槽。供电导线上的电源插头可与市电插接,同样是四爪扣合连接的上圈和下圈动配在插座体和座盘上作为手持卷绕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发筒的左、右插脚与储热圈为分体结构,并与带隔板的插脚座注塑一体;所述电插座的插座体上设有与其一体的圆周均布的多个插座,插座内孔有横隔板,以隔离左、右插脚和支承插脚座,使卷发筒插接在电插座上后,卷发筒体的底面与插座体的顶面具有分离间隙。
插座体顶面中心孔上设有作为总电路显示的发光二极管和相对卷发筒位置呈圆周均布的发光二极管,并联接入线路板电路。
本实用新型与原技术相比,除保留原技术的升温快、热效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外,还解决了热量损失的因素,使产生的热量最大限度地传导给卷发筒筒体,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使热效率更高,同时由于具有总电源显示和卷发筒的升温显示,大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使用户能明显得知电路的通断和升温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4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5为卷发筒筒体上的长、短齿结构图。
图6为电路原理图。
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实施例再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带指示自控储热式卷发器(参见图1-6)由五个卷发筒和可插接卷发筒的电插座两部分组成。
每一卷发筒包含一中空的筒体(1),筒体外表面分布着多个卷发齿(2),卷发齿在整个筒体圆周上分长齿(20)与短齿(21)相间成直行均布排列。卷发筒内腔装有带隔板(22)的插脚座(15)和隔板两侧的储热圈(16),储热圈呈半圆状,其圆弧面与卷发筒筒体内壁相吻合,弦平面与隔板内的陶瓷电热片PTC1或PTC2或PTC3或PTC4或PTC5相吻合,陶瓷电热片设在隔板中部的长方孔中,与陶瓷电热片接触连接的并与储热圈为分体结构的左、右插脚(17)分设在插脚座两侧,并与带隔板的插脚座注塑一体形成卷发筒通电传热回路。
电插座包含含有五个插座(14)的插座体(5),五个插座成圆周均布,每一插座内侧铆钉固定着与左、右插脚相接触的左、右铜片(19)。插座内孔设有与插座体注塑一体的横隔板(18),以隔离左、右插脚(17)和支承插脚座(15),使卷发筒插接在电插座上后,卷发筒体(1)的底面与插座体(5)顶面具有分离间隙(13),隔离热量的传入。插座体(5)与座盘(9)圆周上以四爪扣合连接组成可容纳线路板(4)和卷绕供电导线的环槽(8),供电导线上的电源插头(12)可与市电插接,线路板通过撑脚(3)固定在插座体顶面内侧,其中心孔上设有作为总电路显示的发光二极管VD1和相对卷发筒位置呈圆周均布的五个发光二极管VD2、VD3、VD4、VD5、VD6,这些发光二极管全部并联接入线路板电路,只有在卷发筒插入后才能会显示发光。插座体和座盘之间还动配连接有四爪扣合连接的上圈(6)和下圈(7),作为手持卷绕部分,即在卷绕导线时同时转动上、下圈,导线即通过座盘环槽壁上一窄槽孔伸入盘内腔并由橡胶件夹持固定与线路板相连,保证导线与线路板焊接后的相对固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立本,未经胡立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5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