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楔入式刨煤机无效
申请号: | 96247076.7 | 申请日: | 199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9915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文;孟宪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文;孟宪洲 |
主分类号: | E21C25/00 | 分类号: | E21C2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赵晓云 |
地址: | 0312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楔入式刨煤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煤机械,特别是用于薄煤层采煤的刨煤机。
现有的刨煤机械,通常由刨煤装置、运输装置及动力装置组成,煤刨楔入煤体是靠液压装置顶推刨煤机实现的。如中国专利921041241公开的“以确定的刨削深度开采煤矿层的方法”即是如此。这种机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对工作场所和操作人员的条件要求都比较苛刻,不能用于地质结构复杂,矿层厚度不稳定、规模较小的煤矿,尤其是煤层厚度极薄,难于进行压底排顶的工作面,一般采煤机械难于施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适用范围较广,尤其适合于地质结构复杂、煤层较薄的小型煤矿使用的自动楔入式刨煤机,该机不需专用顶推装置,整机体积较小,可自带载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刨煤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有截齿和用于与外牵引装置连接的牵引链。机架上部有轮箱,箱内有滚轮,滚轮的轮轴置于轮箱两侧,该轮轴背离截齿工作面的一端为活动轴端,牵引链与该活动轴端相接。
为了适应采煤工作面的高度变化,所述的轮箱与机架的结合采用弹簧装置,从而构成一个可随采煤工作面高度变化的活动式轮箱。
为了减少刨煤装置的运动阻力,在机架底部可安装滚动轮,并且在中部设置一个铲煤斗,以便于在刨煤的同时,将煤装入煤斗运走。
机架的下端设置有合页式连接轴,通过该连接轴可将两部刨煤装置连为一体,上部通过连接弹簧将前后两个活动轴端相连。这样可以增加载煤量,又具备灵活的通过褶曲和断层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在工作过程中不需专门顶推装置,采用活动轮箱,可使部分外牵引力和煤层顶板压力转换为刨煤机楔入煤层的侧压力,从而将煤刨(截齿)楔入煤层内。此外该机单机体积小,可适用于极薄煤层及窄小的巷道作业,亦可组合成为较大的刨煤机,用于工作面较长的巷道,同时又具备良好的通过褶曲或小断层能力。附带的铲煤装置可在截煤的同时将落煤装入斗内运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是自动楔入式刨煤机立体示意图。
图2是自动楔入式刨煤机a-a剖示图。
图3是自动楔入式刨煤机a′-a′剖示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自动楔入式刨煤机有一个机架1,机架一侧两端有截齿2以及用于与外牵引装置连接的牵引链3,机架1上有活动轮箱4,该活动轮箱4底部通过弹簧装置5与机架1相连。滚轮6通过轮轴7置于活动轮箱4内,轮轴7的两端置于轮箱4的两侧,其中与截齿2工作面反向的一端为活动轴端9,该活动轴端9在轮箱一侧开口范围内可以前后移动。如果是图1所示的两侧均为双轮箱的话,则两个活动轴端用一个连杆10相连。牵引链3与该活动轴端9相连。
工作时,牵引链3与外牵引装置相接,在牵引力作用下,活动轴端9前倾,带动滚轮6向内侧偏转,即截齿工作面一侧至使截齿2楔入煤层内,刨煤机在外力牵引下向前运动的同时,截齿将煤刨落下来。由于滚轮6紧贴煤层上顶板,并且承受上顶板压力因而可有效地阻止刨煤机尾部向外侧旋转。
图1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典型实施例,该实施例由两个刨煤机组合构成,其间通过合页式连接轴11相连,上部为弹簧连接装置12,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使刨煤机具有优良的通过褶曲或断层的能力,根据需要还可再增加若干个同样刨煤装置。刨煤机架中部可设置一个铲煤斗,将刨落的煤同时铲入斗内,到达终点时卸掉。为了减少磨擦,在机架底部设置下滚轮13,该下滚轮13的一侧轴端同样为活动轴端并与牵引链相连。
为了减少粉尘,在机架1上可设置喷雾装置14,在刨煤作业时,通过导水管向煤层一侧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文;孟宪洲,未经张秀文;孟宪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7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护栏
- 下一篇:煤气管道阀门自动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