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手电筒无效
申请号: | 96247568.8 | 申请日: | 1996-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602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0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鱼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7/00 | 分类号: | F21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1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手电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电筒,包括电源、灯泡、开关、筒体和筒头。
这种手电筒是公知的技术。但是这种手电筒功能单一即只能发出向前的直射光,和使用一次性消耗式电池或多次充电式电池。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置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它不仅能发出向前的直射光,而且可发出侧向光,从而可作为台灯或马灯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优美,结构合理紧凑,可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目的是,电能的补给,方便快捷,可直接应用交流电,从而提高了使用经济性。
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是如此实现的,即在筒体和筒头之间设置一个径向至少部分透光的可伸缩的颈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是,颈部和筒头是固定连接如通过螺纹结构;在颈部缩入筒体时,筒头和筒体对接;在颈部伸出和缩入时的两个端部位置分别设有锁位结构;颈部是径向完全透光的。
下面借助附图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颈部伸出时的方案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颈部缩入时的方案简图;
图3是图1纵剖截面示意半拉图;
参看图1和2,其中,1为筒体,2为筒头,3为颈部,4为电源部分,5为灯泡,6为尾端盖,7为按钮天关。
颈部和筒头是固定连接,例如用螺纹结构即为可拆装方式。当然也可以用粘接剂固定一起。在颈部缩入筒体时,筒头和筒体对接,同时,颈部直径小于筒头直径,也小于筒体直径。当然可以想到,颈部直径大于筒体直径的方式。在颈部伸出和缩入时的两个端部位置分别设有快速卡锁机构。颈部的径向是可以完全透光的,或者仅有四分之一的周长为透光的,而其余圆周上涂有聚光材料。
颈部可以和筒体为固定连接如螺纹结构,也可以粘接。此时,颈部可缩入筒头中。按锯开关设置在筒体上。
筒体设有一个可拆装的尾端盖,其纵剖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或扇月牙形。当手电筒用作台灯或马灯时,该尾端盖似一个帽子使造型美观。
筒体内设有电源,其为普通电池,置于电池壳体内,其为圆管形件,一端封闭并置有灯泡螺口,另一端被尾端盖封住。电池壳体一部分置于颈部内孔中,颈部管状结构又置于筒体内孔中。
电源也可为充电电池,当然也可以是直接用交流电充电的带整流电源的充电电池。
筒头的纵剖面形状基本为矩形、或梯形、或鼓形。其内装有聚光罩和平面保护玻璃。
下面再参看图3更具体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筒头2包括聚光碗8和保护玻璃9,本例中,它由透光塑料制成,其圆周上通常设有三个均布的卡齿,相应地卡入筒头2内圆周上的相应凹槽中,即可锁定(图中未示出)但也可用其他方式如粘接或螺纹连接等。这一工作发生在筒头2与颈部3的组装以后。筒头2与颈部3本例中用内外法兰加上锁圈11形成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螺纹或粘接。但是应说明,在将筒头2和颈部3组装之前,先将颈部3穿入筒体1中,该颈部在位于筒体1内的部分上置有两个环法兰,用于颈部拉出去时的轴向定位和导引作用。此外颈部外圆周上置有纵向导引肋或槽,相应地在筒体1内圆周上置有纵向导引槽或肋,一般为三个并在圆周上分布,颈部和筒体可轴向相对变位但圆周方向不可相对转动。颈部2内圆周上置有纵向肋13,一般为两个并设在直径的两端,其卡置在电源架15的相应纵向槽14中,靠它们间的磨擦作用,使颈部可定位在任一位置上,伸出或缩入,或半缩入。为增加磨擦在肋13上绕置一橡皮圈12,或用其他措施如稍有过盈配合。为增加肋13的弹性,在其两旁开有纵向槽(图中未示出)。编号10为灯泡座,它卡置在电池架15上,(图中未详示),也可用螺纹或粘接。4为电池,其与灯泡5和按钮开关7的连接件为一般技术,未详示。电池架15和尾盖6为一组装部件,它可作为整体从筒体1和颈部3中取下和装上。尾盖6由两部分构成即图中的6-1和6-2。该部分6-1具有内卡盘16,它通过电池架15底侧上的卡齿环18的向里弹性变形卡置到卡齿环18的环槽内,然后,将部分6-1和6-2通过内外法兰固定一起,本例为粘接,当然可以用螺纹。请注意:电池架15和尾盖6可相对自由转动。最后是筒体1和尾盖6的连接,筒体1的端部环法兰上置有一般三个在圆周上均布的弧形卡齿,在尾盖的外卡环17上置有相应凹槽(未示出)和卡齿。组装时,将电池架15的纵向槽14对准颈部3的纵向肋13并推入,然后转动尾盖6使外卡环17上的凹槽对准筒体1端部法兰上的弧形卡齿进一步推入,接着相对转动一定角度即形成如图3示的卡齿叠合的卡锁位置。当然可以想到应用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鱼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鱼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7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油电缆SF6封闭水平终端
- 下一篇:手套机选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