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打气筒无效
申请号: | 96248050.9 | 申请日: | 1996-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9291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波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62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打气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压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微型打气筒。
目前用于对自行车轮胎及充气物品的充气手段,普遍都采用手动压迫形式的打气筒进行的。此种形式的打气筒所存在的缺点:一、体积、重量较大,随身携带极不方便;二、制作成本高,故价格较贵;三、操作形式单一,费时费力。由此,长期以来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部分,提供一种随身携带方便、价格低廉、省时省力的微型打气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微型打气筒,包括筒体12,上、下盖2、5,活塞9、压杆11、压板15、塔簧14及箍框1,筒体12的上、下端分别有上、下盖2、5,筒体12内由带有压气口3的隔板8分为活塞腔10及高压腔6,隔板8的底部与压气口3相对应处有一端相连接的胶片4,高压腔6为喇叭状,其一侧有与筒体12壁相通的打气口7;压杆11的上、下端分别有压板15及活塞9,活塞9在筒体12的活塞腔10内,并与其相滑动配合,压杆11穿入带有进气口13的上盖2中心孔并与其相滑动配合;塔簧14套在压杆11上,其上、下端分别与压板15的底部及上盖2的顶部相接触,与筒体12相铰连的箍框1顶端与压板15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体积小、重量轻,可随身携带;二、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三、操作形式简便,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的广泛应用能够产生较好社会、经济效益。
说明书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打气筒,包括筒体12,上、下盖2、5,活塞9、压杆11、压板15、塔簧14及箍框1,筒体12的上、下端分别有上、下盖2、5,筒体12内由带有压气口3的隔板8分为活塞腔10及高压腔6,隔板8的底部与压气口3相对应处有一端相连接的胶片4,高压腔6为喇叭状,其一侧有与筒体12壁相通的打气口7;压杆11的上、下端分别有压板15及活塞9,活塞9在筒体12的活塞腔10内,并与其相滑动配合,压杆11穿入带有进气口13的上盖2中心孔并与其相滑动配合;塔簧14套在压杆11上,其上、下端分别与压板15的底部及上盖2的顶部相接触,与筒体12相铰连的箍框1顶端与压板15相接触。
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好各种零部件组装后,再将带有气嘴卡的打气胶管与本实用新型的打气口7相接即可。使用时,可将箍框1折开后用脚踩住,另一只脚反复踏压板15即可;若用手压压板15充气时,则一只手握住筒体12,另一只手反复推压压板15即可。与本实用新型相连接的打气胶管及气嘴卡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波,未经王建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8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力丝包芯纱中心定位装置
- 下一篇:多层复合式高压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