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取骨器无效
申请号: | 96248217.X | 申请日: | 199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618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顾根才;赵海;王成斌;李茂廷;周波;姜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华;顾根才;赵海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16 |
代理公司: | 枣庄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振科 |
地址: | 2771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骨科手术用于取骨的器具。
人体中椎体间产生椎间盘突出或长出骨赘等用手术治疗时,目前的做法是用钻等器械去除向后突出的间盘及骨赘,用套简式环锯在身体其他部位取一园柱状骨块植入钻过的孔内,使园柱状骨块与椎体慢慢长在一起。由于骨块外部光滑,放入孔中后常发生骨块滑脱、移动,造成植骨融合失败,如果骨块向椎管内脱位,可造成脊髓压迫,出现截瘫等严重后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出的骨块植入椎体间不易滑脱、移动,使植骨融合效果好的取骨器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取骨器由“T”形把手和套筒式环锯组成,套筒式环锯固定安装在“T”形把手的杆部,其顶端开有锯齿,在有锯齿一端的内孔有内螺纹,螺纹长度大于所取骨块的长度。
套筒式环锯中,有锯齿一端的内螺纹可以是大端向锯齿方向的内锥形螺纹。
取骨时,手握“T”形把手,锯齿对正取骨部位,手按压把手,按环锯齿的锯物方向拧动,一块带外螺纹的骨块即被取下。需植骨的孔用同样螺距的丝锥攻丝后,骨块即可拧入螺孔中,就不会产生滑脱、移动,如果环锯内螺纹是内锥形螺纹,取出的骨块外表带外锥形螺纹,往螺丝孔中越拧越紧,这种骨块植入牢固,融合效果更佳。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取骨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骨器的第2种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取骨器的第3种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T”形把手 2、环锯 3、内螺纹 4、锯齿 5、透孔6、环锯活动片 7、环锯固定片 8、螺栓 9、内胎 10、标尺
图1所示的取骨器由“T”形把手1和套筒式环锯2组成,环锯2一端固定在“T”形把手1的杆部,另一端顶部开有锯齿4,有锯齿4的一端内孔有内螺纹3.其长度大于所取骨块的长度。
图2所示的取骨器是在图1所示的取骨器的基础上,在带有内螺纹3的环形上开有间距相等的2-4个透孔5,使取骨器取骨时螺纹部分与骨块表面接触面积减小,拧动取骨器取骨以及骨块倒出螺纹孔时阻力减小易于取出。
图3所示的取骨器是在“T”形把手1的杆端顺杆的方向固定有带台阶的柱状内胎,半园形的环锯固定片7的无锯齿端顶在内胎9的凸台上,其弧面对向内胎9的半边柱面并固定其上,环锯活动片6对向环锯固定片7扣在内胎9柱面的另一半柱面上,螺栓8穿过环锯活动片6、内胎9,拧入与内胎9固定在一起的环锯固定片7的螺孔中,并将它们紧固在一起。
用此种取骨器取下骨块后,拧下螺栓8,即可拿掉环锯活动片6、骨块不用倒拧而直接从内螺纹3的套中取出。
为掌握取骨的长度,图1和图2所示环锯2或图3所示环锯固定片7上沿外壁纵向自锯齿向上附有标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华;顾根才;赵海,未经王建华;顾根才;赵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82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