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扁管片式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6250928.0 | 申请日: | 199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959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8 |
发明(设计)人: | 苏金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金泉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惠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恬 |
地址: | 51600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片 热交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推出一种扁管片式热交换器,尤其是其结构形式适合制造形状各异的热交换器,而且能实现起制冷功能的热交换器及起取热功能的热交换器一体化,其体积小,效率高。
目前公知的热交换器有管片式、管带式、层叠式及平行流式等,这些形式的热交换器要么是效率虽高,但工艺材料设备要求高,要么是工艺材料设备要求不高,但效率却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结构,适应制造形状各异的热交换器,而且能实现起制冷功能的热交换器及起取热功能的热交换器一体化,其工艺材料设备要求一般,热交换效率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扁金属管按品字型统一间距排列成行,(扁金属管两侧面与气流方向平行,亦可以与气流方向成一个小倾斜角。)用平行密排开有相应品字形统一间距扁孔的薄金属散热片套紧而成为热交换器主体。主体两端是导流管路体,它由进出口接头及一条或数条相互平行的管槽组成。根据导流的需要,管槽中间部位可设置阻流塞片,两相邻管槽侧壁可接上导通管。主体两端的扁金属管排管分别钳入两端导流管路体的管槽而成为一个密封的冷媒或热液循环系统。冷媒或热液从进口接头进入,按两端导流管路体设置的流向循环通过扁金属管排管,最后从出口接头排出。其间通过扁金属管和薄金属散热片与流经其间的空气流充分进行热交换,达到制冷和取热的目的。扁管片式热交换器热交换效率比管片式、管带式高30%以上,与目前公知比较先进的层叠式、平行流式效率旗鼓相当。但其工艺材料设备要求比层叠式、平行流式却低得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扁管片式蒸发器整体图,其中间图形是横截面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3的I-I剖视图。
图5是图1扁管片式蒸发器冷媒膨胀循环流向示意图。
图6是扁管片式蒸发器和热水散热器一体化结构整体图,其中间图形是横截面剖视图。
图7是图5的右视图。
图8是图5的左视图。
图9是扁管片式冷凝器整体图,其中间图形是横截面剖视图。
图1所示的是扁管片式蒸发器,其扁金属管(7)两侧面与气流方向成一个小倾斜角(通常不超过15°为好),而且按品字形统一间距排列成五排,用密排(其平行间距是2-3毫米)开有相应品字形统一间距扁孔的薄金属散热片(8)套紧,这样便组成了蒸发器主体。扁金属管(7)两端导流管路体的结构见图2、3、4,金属园管(3)、(9)、(10)、(11)、(12)、(13)、(14)、(15)、(16)、(17)开有与扁金属管(7)排管相应的槽沟,扁金属管(7)钳入金属园管(3)、(9)、(10)、(11)、(12)、(13)、(14)、(15)、(16)、(17)槽沟内并凸出园管内壁少许。按导流的需要,金属园管(3)中部插入阻流塞片(4)及在两相邻金属园管(3)--(9)、(3)--(10)、(10)--(11)、(13)--(14)--(15)、(16)--(17)之间侧面接入导通管(2)。图3中金属园管(9)一端接进口接头(5),金属园管(12)一端接出口接头(6),所有金属园管其余端头用堵头(1)塞住。最后将所有金属园管与扁金属管(7)、导通管(2)、塞片(4)、堵头(1)、进口接头(5)及出口接头(6)密封焊接。
蒸发器进入工作状态时,见图2、3、5上冷媒流向缐头,冷媒从进口接头(5)进入,首先充满图3金属园管(9)及(3)的上段,然后通过扁金属管(7)膨胀后到达图2金属园管(13)、(14)、(15),再经扁金属管(7)膨胀后到达图3金属园管(10)、(11)及(3)的下段,又再经扁金属管(7)膨胀后到达图2金属园管(16)、(17),又再经扁金属管(7)膨胀后到达图3金属园管(12),最后从出口接头(6)排出。在整个冷媒膨胀循环过程中,冷媒通过扁金属管(7)、薄金属散热片(8)充分吸收流经其间的空气流的热量,达到空气制冷的目的。结构中,扁金属管(7)两侧面与气流方向成一个小倾斜角,可延缓气流与扁金属管(7)、薄金属散热片(8)热交换的时间,增强制冷的效果。
图6、7、8所示是扁管片式蒸发器和热水散热器一体化结构图,图6中间的横截面剖视图显示扁金属管(7)共有七排,其中左侧五排是作蒸发器用,右侧两排作热水散热器用。由于扁金属管(7)排数增加,气流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加,为此使扁金属管(7)两侧面与气流方向平行,可提高热交换的综合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金泉,未经苏金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509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