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挤顶压式髌骨外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96251061.0 | 申请日: | 199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677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卫;陈爱惠;程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卫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元刚 |
地址: | 471002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挤顶压式 髌骨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临床治疗器械,主要提出一种夹挤顶压式髌骨外固定器。
髌骨骨折后由于股回头肌键,髌韧带的牵拉及屈膝活动时股骨髁部对髌骨向前的作用力等因素,骨折块的移位方式有上下板分离,下极向前下翻转,骨折向前成角等;髌骨骨折在治疗上有保守疗法、手术疗法和外固定器疗法三种形式;而现有髌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骨折远近端分别横穿一根克氏针,用加压器将克氏针连结起来加压复位;另一种是园形框架通过弧形针以髌骨周边向中心均匀加压复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纠正骨折块端向前突起或角畸形,不能纠正下极翻转移位,不适用于上下极粉碎骨折,下极撕脱骨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夹挤顶压式髌骨外固定器,以双平面立体固定的方式对骨折起到良好的复位固定作用,从而弥补现有髌骨外固定器所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置一平衡杆并在其两端铰接两个针板,横向加压丝杆穿过针板下部并在两端设置蝶形螺母,构成横向加压即夹挤部分,旋转螺母即使两针板相向移动;顶压丝杆穿过平衡杆和横向加压丝杆中部的孔并与平衡杆螺纹结合,顶压丝杆下端为一压紧块,构成垂直加压即顶压部分,旋转顶压丝杆,由于其与平衡杆螺纹旋接,下端压紧块即向下移动;两针板下端头为双叉钩状结构。
夹挤部分以矫正骨折块在冠状面上上下分离移位,顶压部分可矫正和预防折块在矢状面上的向前成角移位,利用针板下端的钩叉手法向前提位矫正折块向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以髌骨横断骨折为例,病人仰卧位,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麻醉后术区常规消毒铺巾,触摸髌骨上下板,将上极针板经皮剌入髌骨上板上缘的中部,下极针板钩位髌骨下极后缘向前轻轻提拉,同时轻轻转动垂直加压丝杆,通过压紧块向下轻轻施压来纠正下极骨折块向前下翻转移位,然后转动蝶形螺母使上下针板相互靠拢来纠正上下极骨折块的分离移位,在上下极骨折块接触过程中出现骨折向前突起成角畸形时,同时调节压紧块向下施压;直至向前成角畸形纠正;透视骨折块对位对线良好后,再紧固蝶形螺母,使骨折块加压对合紧密,然后用酒精纱布包扎针板在皮肤上的进针点,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图为: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侧视图。
附图3为横向加压丝杆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倒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设置一平衡杆5,其两端通过销轴7铰接有两个针板4,横向加压丝杆2穿过针板4下部并在两端设置有蝶形螺母3,旋转螺母使两针板移动,构成夹挤部分;带螺帽的垂直顶压丝杆6穿过平衡杆5和横向加压丝杆2中部开置的孔,其中垂直顶压丝杆6与平衡杆5中部螺纹结合,顶压丝杆6下端为压紧块1,旋动顶压丝杆其相对平衡杆上下移动,下端的压紧块即上下移动,向下时对骨折部位施加压力。两针板下端头为双叉钩状,根据髌骨上下极的特点,其中一个针板的钩角为90°,另一针板钩角为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卫,未经王新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51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