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堵塞的土壤高度处理污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00021.2 | 申请日: | 199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746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发明(设计)人: | 江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鹰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英烈 |
地址: | 10087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土壤 高度 处理 污水 装置 | ||
本装置是具有防止土壤堵塞,充分利用和发挥土壤自然净化功能的土壤浸润式高度净化污水的装置。属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现有的土壤浸润式处理污水法是把含有固体的污水经过前处理分离以后,其污水通过埋设在土壤中的散水管,浸润扩散到周围的土壤,利用土壤的物理吸附特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净化处理污水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土壤浸润式处理污水法和其他的污水处理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具有高的净化能力,造价成本低,也不须日常管理,所以其处理费用与其他方法相比大大降低。另外整个处理过程是在地下进行,在处理过程中没有一般污水处理法所形成的噪音,臭气,苍蝇、蚊虫等第二次公害。除此之外,土地处理法把污水的有效养分和水分还原给土地,具有维持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效果,尤其在水源缺乏的地区,是一个理想的污水处理方法。
尽管土壤浸润式污水处理法有上述的这些优点,但此法一直没有能大规模地普及推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一直难以解决的土壤堵塞问题,即土壤处理法在使用一段时期后,土壤的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的孔隙被堵塞,处理水无法均匀地浸透流动,而致使净化效果降低,甚至无法进行净化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土壤堵塞的土壤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土壤污水处理装置是一处理槽。该处理槽可以在地下挖掘而成,底部及四周铺设防渗漏的塑料布,槽中从上到下分设有上部土壤层,扩散层,浸润A层,浸润B层,下部土壤层,砂砾集水层;在扩散层中安置有散水管,同时在散水管两侧各安置一条送气管,在散水管下安置有散水管垫座和水平高度调节支架,在该调节支架上装有散水管高度调节螺丝,在砂砾集水层中安置有集水管。
本装置各层的作用如下:第一层为上部土壤层,二层为扩散层。在所说的扩散层中安置有散水管,待处理的污水通过散水管送到扩散层,通过扩散层将污水迅速扩散到上层和下层。第三,第四层为浸润A层和浸润B层,扩散到第三,第四层的污水由于该层的透水性可使其均匀地扩散进入第五层下部土壤层,经过第五层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再进入第六层砂砾集水层,通过集水管排出。
说明附图如下:
图1为本发明污水处理装置剖示图。
图2为图1的横剖面图。
图3为本装置的施工顺序侧视图一。
图4为施互顺序侧视图二。
图5为施工顺序侧视图三。
图6为施工顺序侧视图四。
图7为本装置与旧装置的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对比图。
图8为土壤团粒含量与氧化还原电位成正比的关系图。
图9为本装置的土壤团粒含量与旧装置的土壤团粒含量对比图。
图10为土壤多糖类含量与氧化还原电位成反比关系图。
图11为本装置的土壤多糖类含量与旧装置的多糖类含量对比图。
图12为旧式装置的土壤堵塞发生时间与本装置浸透安定对比图。
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如下:
本防堵塞的土壤高度处理污水装置,可用于净化公共厕所和家庭的屎尿污水、生活废水以及经过前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以下以公共厕所的屎尿污水的处理过程(参考图1)作为说明:
从公共厕所流出的屎尿污水首先经过多室化粪沉淀池(17),然后经分水槽(18),定期定量的输送到本土壤浸润净化装置(16)中的散水管(9),然后经散水管流入到扩散层(3),一部分污水经土壤毛细管作用扩散到上部土壤层(2),一部分污水经浸润A层(4)和浸润B层(5)浸透到下部土壤层(6),经过土壤净化处理的水汇集到底部的砂砾集水层(7)中的集水管(8)后排出装置外,最后经消毒槽(19)消毒处理后可以重新使用。
本装置(16)是由向地下挖掘的沟槽构成(参见图一至图六),其宽度约为2米,深度为1米,长度根据污水的负荷量而定。在沟槽的内侧铺设有防渗漏的塑料布(1),在装置内有六层构造,由上而下分别为上部土壤层(2),扩散层(3),浸润A层(4)和浸润B层(5),下部土壤层(6)以及最底层的砂砾集水层(7)。
上部土壤层(2)的厚度为300mm,土壤孔隙度为50~65%(最佳为60%),透水系数1×10-2~1×10-3cm/秒。
扩散层(3)位于上部土壤层(2)之下,厚度约为100mm,宽度约为1980mm,由10~20mm(最佳为20mm)砾石和经化学处理的木炭各50%混合组成,扩散层(3)的上部两侧的斜面角度为15±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鹰,未经江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0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V型胶原酶特异性人源基因工程抗体
- 下一篇:空心冶炼、轧制不锈无缝钢管工艺